記者:近年來,洛陽產業集群乘勢而起,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洛陽是如何迎風而上搶佔產業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的?
徐衣顯:洛陽市錨定打造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目標,以搶抓風口產業為主線,深化“五鏈”耦合,奮力搶佔產業發展新賽道,企業“雁陣”蓄勢騰飛,產業集群乘勢而起。2022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0.1%,洛陽連續四年獲國家級督查激勵。
一是精准施策明路徑,推動“聚鏈成群”。緊緊抓住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實施產業發展“136”工作舉措。把准“風向標”。立足現有產業基礎,綜合分析風口產業與洛陽產業鏈、供應鏈的契合情況,確定了農機裝備、高端軸承等十大產業集群,明晰產業發展主攻方向。繪出“路線圖”。科學繪制產業圖譜,建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園區、重點招商企業、重點創新平台、支持政策等“六大清單”,梳理確定252個總投資1288億元的風口產業重大項目。打造“共同體”。全面落實產業鏈鏈長和產業聯盟(協會)盟(會)長“雙長制”,組建航空裝備等產業聯盟(協會)13家,實現了十大產業集群產業聯盟(協會)全覆蓋。
二是創新引領強動能,助力“提質增效”。堅持把創新落到產業上,加快建設創新平台載體,伊濱科技城加快建設,洛陽高新區重塑重振,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科技產業社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創新平台達2956個,研發投入強度達2.83%、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建立“引導基金+市場化基金+投貸聯動”的科技產業投融資體系,“基金入洛”持續深化,新設基金52支、總規模820多億元。
三是搶抓風口促轉型,加速“換道領跑”。聚焦產業鏈關鍵環、價值鏈中高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優勢再造。“脫胎換骨”重振傳統產業。實施新一輪更高水平“三大改造”,百萬噸乙烯項目順利入規,LYC新能源裝備軸承智能化生產基地等259個項目開工建設,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高於全省9.8個百分點。“強筋壯骨”重塑新興產業。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成功簽約落地海瀾、華為、大華等一批重大風口產業項目,中州時代新能源生產基地順利開工,千億級電子化工材料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光電元器件集群規模全省前茅,一批新的產業增長點形成有力支撐。“破冰搶灘”重構未來產業。積極在氫能、生物疫苗等前沿領域謀篇布局,普萊柯加快建設中部最大的P3實驗室,360數字創新總部等項目提速發力,東旭氫能電機裝備產業園順利投產,360數字創新總部、昇騰人工智能實驗室落子布局。
四是優化服務育主體,實現“枝繁葉茂”。堅持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協同發力,培育更多優質市場主體。實施優質企業倍增行動。健全“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市級高成長性試點企業營業收入增幅近20%,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56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7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039家,市場主體逆勢增長20%。積極引入產業運營商。深化政府與產業運營商的合作,引進北京聯東、北京利爾、中電光谷等產業運營商,以產業運營商引進優質企業,推動更多風口產業項目落地。常態化開展“萬人助萬企”。健全完善領導包聯、專班服務等服務機制,市縣鄉三級干部包聯服務企業實現全覆蓋,上線“洛企通”平台,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企業反映問題辦結率達到100%。
記者:洛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十三朝古都、重點旅游城市,文化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洛陽在推動文旅文創深度融合發展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徐衣顯:近年來,洛陽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資源,聚焦“文旅文創成支柱”,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全面提升“河洛之源、禮樂之根、絲路起點”等歷史品牌,持續擦亮“牡丹文化之都、文創藝術之都、劇本娛樂之都”等城市名片,加快建設全國沉浸式文旅目的地。洛陽先后榮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中國夜游名城和冬游名城,成功加入世界旅游聯盟。
一是創新“保護性利用”,重塑“千年古都、中華聖城”的恢宏氣象。全面落實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出台五大都城遺址保護條例,推進二裡頭夏都遺址申遺,加快建設漢魏洛陽都城遺址博物館。實施天堂明堂、定鼎門、應天門等重點項目,率先在全國打造3.0版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恢復古都歷史中軸線氣象。以國家級河洛文化保護實驗區為載體,建設黃河流域非遺保護展示中心,洛陽榮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十佳城市。
二是豐富“沉浸式體驗”,叫響“研學洛陽、讀懂歷史”的文化品牌。持續提升景區沉浸式體驗水平,洛邑古城、應天門讓人夢回漢唐,“無上龍門”“夢唐閣”彰顯古風古韻。劇本娛樂總部經濟園區加速建設,一批新銳文創企業脫穎而出。精品民宿、星空帳篷、露營經濟激活鄉村旅游,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特色鎮(村)75個。68家研學基地全省領先,2023年世界研學旅游大會4月份將在洛陽舉行。
三是突出“顛覆性創意”,打造“博物中國、藝都洛陽”的靚麗名片。堅持創新引領、創意驅動,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精彩亮相,全國唯一的牡丹專題博物館綻放河洛,102家特色博物館遍布全城,數量居全省第一,“東方博物館之都”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省文旅集團、省文旅文創融合創新基地落戶洛陽,“博物館+文創”多點開花,“洛陽三彩”“牡丹瓷”“平樂牡丹畫”工藝文創聲名遠揚。
四是聚焦“年輕化消費”,激發“青年友好、悅享時尚”的城市活力。在全省率先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制作推出首部青年主題城市宣傳片《洛陽 we are young》,“古都夜八點”“國風隋唐”活動引發青年打卡熱潮。洛邑古城、天心文創園等成為青年集聚新地標,10家省級以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人氣爆棚,帶動文旅消費強勢復蘇。初步預判,2023年接待游客將達到1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900億元。
五是注重“交互式傳播”,展現“古今輝映、詩和遠方”的獨特魅力。堅持移動優先、視頻為主,與頭部平台合作開創城市IP“洛陽模式”,持續辦好“兩節一會一論壇”,《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龍門金剛》《風起洛陽》等劇目火爆出圈,洛陽2022年度城市旅游影響力排名全國第五。今年第40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開幕式,將首創運用“元宇宙”等新技術,奉獻一場精彩紛呈的牡丹文化“嘉年華”。我們還將高標准籌備世界客屬第33屆懇親大會,持續叫響“客家·回家”根親文化品牌。
記者: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詳細闡釋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和實現路徑。洛陽正在加快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2023年的具體努力方向是什麼?
徐衣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將錨定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目標,認真落實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積極融入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創建,持續增強“第一動力”。
一是重塑重構、聚合資源,打造“高能級”創新平台矩陣。重塑重構實驗室體系,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重建,新建市級重點實驗室5-8個。高標准建設伊濱科技城,建成啟用龍門實驗室總部基地。重塑重振高新區,優化“一區多園”布局。提質升級洛陽經開區,加快推進昇騰人工智能實驗室、中移在線二期等項目。加快建設5個科技產業社區,新備案1-2個省級中試基地。
二是政策賦能、梯度培育,推動“高素質”創新主體倍增。堅持抓大不放小、抓大不嫌小,一手抓“四有”研發活動,確保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高於全省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44%﹔一手抓“五轉”行動,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劃、高成長性企業提質倍增計劃,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家、高新技術企業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00家。
三是引育並重、以用為本,壯大“高層次”創新人才隊伍。實行政府“普惠+激勵”和企業“高薪+股權”聯動機制,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人才評價體系,全方位構建“引育用服”人才制度體系。深入開展“河洛英才計劃”,培育省級以上科技領軍人才6-8名,引育河洛創新創業人才團隊10支以上,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等申建院士工作站、中原學者工作站3-5個。加快“人人持証、技能洛陽”建設,評選河洛大工匠5-10名、河洛工匠60名。
四是產業思維、市場導向,優化“高效能”創新生態環境。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揭榜挂帥”等項目20個,協同攻關關鍵技術150項。持續實施“基金入洛”工程,“科技貸”新增貸款3.2億元,科創引導資金新參股設立科創基金1-2支。深化科技成果“三權”改革,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20億元以上。
記者:“民有所問,我有所答﹔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近年來,河南堅定走好網上群眾工作路線,堅持網上聽民聲、網下解民憂。徐市長能否談談,洛陽是如何通過網絡回應群眾關切的?
徐衣顯:近年來,洛陽市堅持“網上網下”協同推進、“干部群眾”良性互動、“打擊引導”雙向發力,通過網絡渠道了解民情民意、解決急難愁盼,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建好網絡平台,開辟政民互動“直通車”。建立政府網站“市長信箱”、“連線政府”、洛陽網“百姓呼聲”、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及洛陽信息港等互動社區,80多家企事業單位在新媒體平台開設200多個政務賬號,確保摸清吃透基層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了解“第一手”民意。
二是解決群眾訴求,打造政務服務“新模式”。依托洛陽網“百姓呼聲”開展政民線上互動,對網民訴求辦理情況進行周點評、月評比。支持縣區開設偃師民聲網、伊川民聲網、中國欒川網等地方性、區域性互動平台,年均收集辦理輿情6000多件,做到了快速反應、迅速核實、及時處理。
三是營造良好生態,繪就政通人和“同心圓”。開展綜合整治,推動網絡違法“無處躲”。突出宣傳引導,發動本地大V“前排站”,採取專題解讀、座談研討等形式,引領更多中V、小V和廣大網民,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下一步,洛陽市將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國兩會精神,主動暢通“網絡”、收集“網情”、回應“網民”、辦好“網事”,切實走好新時代網絡群眾路線,推動社會治理、優化政府服務、凝聚發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