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無大難 鶴壁市交出答卷

人民網鶴壁8月5日電 (辛靜)入汛以來,河南省鶴壁市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超前謀劃、科學調度,統籌協調、連續奮戰,在這次最大的雨、最大的水、最大的災、最大的壓力下,實現了“不傷一人、不亡一人、不失聯一人”的目標。
此次降水歷史罕見。7月17日8時至23日12時,鶴壁市遭遇超歷史極值的強降雨過程,日均降雨量和日最大降雨量均超過歷史最高紀錄“63·8”暴雨的2倍,市域內降水量超過100個西湖。受強降水和上游來水影響,最嚴重時,全市衛河、淇河等13條河流全部超保証水位,14座水庫中盤石頭、奪豐等“一大一中七小”9座水庫超汛限水位,浚縣新鎮鎮衛河彭村段左堤在7月23日凌晨漫溢決口,涉及鶴壁市的6個蓄滯洪區全部啟用,汛情險象環生。同時,強降雨過程使城市農村全域大面積積水,所有下穿立交、低窪路段全部被水淹沒,受災人口98.8萬人,估算直接經濟損失196.4億元。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此次鶴壁迎戰洪災挑戰的軍令狀。防汛救災過程中,鶴壁市嚴格落實防汛救災責任、充分發動黨員群眾、依靠專家科學施策,舉全市之力護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鑄牢了防汛救災、強堤固壩的安全網絡。降雨前,鶴壁市對西部山區、採煤沉陷區、地質災害易發點等重點部位全面進行安全排查,明確了“轉移誰、何時轉、誰組織、往哪轉、怎麼轉”,提前轉移安置隱患點群眾﹔降雨過程中,鶴壁市組織調動各方力量參與搶險救災,全市參與重點部位防汛救災的人數達到30多萬人次,緊急有序轉移安置受災地區、蓄滯洪區及周邊群眾37.9萬人、佔全市鄉村人口的三分之二﹔降雨發生后,鶴壁市從細微處入手,優選設置集中安置點,落實完善保障標准,讓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淨水喝、有安全住所、有床睡、有病能醫治、有洗澡場所,安置點有警務室、有消防設施。
截至目前,鶴壁市無一人傷亡失聯,恢復重建工作穩步有序推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