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白河鎮:負重前行 守護群眾溫暖過冬
雨后的嵩縣白河鎮,叢雲如龍,懸於高山,隱於山澗,宛如人間仙境。“叮叮當當”,機器運作的聲音在山中回蕩,災后恢復工作已完成大半,群眾生活逐步走上正軌......在白河,總有一些人願意負重前行,用愛撫平群眾心中的傷痛,守護群眾溫暖過冬。
“咱出點力沒啥!”
忙碌的白河鎮政府前,一輛輛物資捐贈車擺放得整整齊齊,人群中,一位單臂老人正滿頭大汗的忙著裝卸,56歲的他一點也不輸那些年輕人。
老人名叫溫進忠,是白河鎮白河街村永寺組人,2003年因為一次意外失去右臂,之后便一直在家種香菇,帶孫女。
“鄉政府干部們日夜不停,俺看著心疼!”看著忙著重建白河的干部們,老溫想到了自己在外工作的兒子,便每天早上8點鐘守在政府門前幫忙裝卸物資,沖洗街道。抬面粉、背挂面、拎礦泉水、抱棉衣棉被……每次裝卸都有他的身影,有時候忙的連口水都喝不上。有第一個,就會有無數個,在老溫的影響下,附近20多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們也加入了裝卸大軍,默默地撫平家鄉的“傷口”。
“四面八方都來白河送東西,咱出點力沒啥!”大災面前顯擔當,老溫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著對家鄉的愛意。
“誰說女子不如男”
9月24日夜,白河鎮遭遇百年一遇的強降水,4小時降雨量高達230毫米,水位疾速上漲、河滿溝溢。
“那天河水漲得可大!”趙鬆霞回想起來還有些后怕。今年40歲的她是白河鎮瓦房村的支部書記,24日,正在值夜的她帶著丈夫和城市管理局派駐瓦房的第一書記孟曉玉挨家挨戶叫醒群眾幫助他們轉移,村裡趙小凡家,不光有懷孕8個月的孕婦,還有剛做完手術臥床的老人和一歲多的孩子,等她們趕到時,水已經漫過了窗戶,門也打不開了,她們用棍子撬開窗戶,用床板將孕婦和老人孩子全部轉移到高地,使她們幸免於難,當晚安全轉移31戶居民后,趙鬆霞才發現腳已經被磨破了,但也來不及多休息,早上不到五點鐘就又出發開始排查。
“我從小在這長大,心裡難過,沒法形容......”農村公路管理所的網格員李玉梅看到家鄉變成這樣,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幸運的是,她86歲的老母親和哥哥們提前轉移到鎮上的安置點,現在生活無恙。
“附近的山溝,我全都走遍了。”重建中為了能夠給施工隊幫忙,李玉梅經常早出晚歸,徒步進山溝,對地形情況進行詳細了解,隻有無人時,她才會偷偷脫下襪子,看一看自己被創可貼包住的傷口。她每天跟鉤機鏟車打交道,希望能盡自己的力量幫助村裡人盡快回家。
“誰說女子不如男”,大災面前,巾幗頻現,她們願意負重前行,用真心守護家園。
“不能落下一個人”
“不能拉下一個人,不能有一人出現傷亡。”這是縣交通局派駐栗扎樹村第一書記黃石鴻給自己定下的要求。暴雨降臨,轉移群眾時黃石鴻發現少了一人,於是他帶了三個人在兩座山上跑了兩個多小時,最終找到了該群眾並把他安全轉移。隨后,在回鄉的路上黃石鴻又發現了靈寶籍殘疾游客劉學良,因為電動三輪車發生故障無法前行,已經被困兩天,了解情況后的黃石鴻把電動車推到村委院內並為劉學良送上了一口熱乎飯。
汛情稍有緩解后,黃石鴻聯系專業人員修理車輛,帶領村組干部為游客修復近3公裡的必要道路,親自將游客背到3公裡外的安全地帶,臨走前,又給他送上方便面、水等大量生活物資,為他搭筑安全歸家路。
“一元錢捐出大愛”
有人經常會問:“一元錢能干啥?”一支筆、一個本、一根棒棒糖......答案或許千千萬萬,但嵩縣實驗中學的孩子們用一元錢捐出了自己對家鄉的愛。
九(2)班的馮世博是陸渾鎮寨嶺村人,51元錢對於他來說,是可以回十趟家的路費,他攢了好久,但是他卻義無反顧捐了出來,因為在他看來,白河的受災群眾比自己更需要這筆錢。
一元、兩元、三元......閆小麗老師的七(3)班學生用自己積攢的零花錢向白河災區捐了980元,其中劉玉倩同學更是把自己攢的180元零花錢全拿了出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句話印在每個中國人的骨子裡,實驗中學的師生們看著捐助的25524.9元和5738件秋冬衣物准時到達白河鎮,他們的心中像是放下一顆石頭,每個人的臉上也都洋溢著充滿希望的笑容。
截至目前,白河鎮區共安置群眾150戶455人,累計打通道路37.8公裡,搶修道路448處57500米﹔累計破碎清理險石1400方、填方1000方,確保車輛能夠正常通行﹔累計投入光纜 289.2 公裡、恢復基站 83 個,確保群眾能及時與外界溝通﹔累計架設線路2620米,安裝總表計量3套,搶修恢復104個台區,保障群眾能在家洗上熱水澡,吃上熱乎飯。累計發放瓶裝水1681、挂面1604件,食用油301.5件、面粉1868袋、大米2006袋、蔬菜15407斤、被子410條、衣服7754件、鞋440雙等生活物資,確保群眾能夠帶著溫暖安心過冬。(嵩縣縣委宣傳部 王世光 趙明辰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