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新篇章(人民時評)
在河北雄安新區,各項建設如火如荼,交通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京津冀協同發展再創新局面﹔在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帶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快速成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更加凸顯﹔在廣東中山,深中通道施工繁忙,粵港澳大灣區“硬聯通”與“軟聯通”齊頭並進,融合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廣袤的神州大地上,區域協調發展的和諧樂章正在奏響。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與時俱進、科學決策,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採取了一系列重大創新性舉措。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統籌區域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相繼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發展重大戰略高質量推進,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國土空間布局更加優化,東西南北中縱橫聯動,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從國情看,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統籌區域發展從來都是一個重大問題。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有效應對這一重大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以黃河為例,這條橫跨9省區、全長5464公裡的母親河,所在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怎樣協調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發展訴求?如何統籌生態保護、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作出系統謀劃,成為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如今,一個個國家重大戰略加速實施、逐步打通區域協調發展的“經絡”,各大區域板塊發揮比較優勢、良性互動,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
也應看到,當前我國區域發展形勢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情況和問題。比如,區域經濟發展分化態勢明顯,發展動力極化現象日益突出,部分區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同時,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謀劃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就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創新發展動力,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增強其他地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邊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今年6月,京杭大運河北京段實現旅游通航。大運河的復航,有利於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有助於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凝聚眾智、集聚眾力,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就一定能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書寫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