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大別山區的“水稻革命”

李運海
2021年11月29日08:24 | 來源:河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別山區的“水稻革命”

  □李運海

  自2012年引進再生稻以來,在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們的指導下,信陽農民對種植再生稻熱情一年比一年高,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今年信陽地區種植再生稻的面積已超過47萬畝,比去年多了15萬畝,原來規劃的到2025年推廣到50萬畝目標將提前實現。

  11月24日,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省農科院糧作所研究員尹海慶說,“豫南種植兩季水稻溫光資源不足、時間周期不夠,種植一季普通水稻效益不高,推廣種植再生稻破解了這一難題。如今,再生稻正在引領我省水稻種植產生一場革命性變革,並逐步在大別山區成為水稻種植的主角。”

  再生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54歲的包乃勇是羅山縣周黨鎮桂店村人,是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也是信陽較早種植再生稻的人,從最初試驗種植七八畝到今年種植3000多畝。他說:“當初剛推廣種植時,心中也沒底,所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種了幾畝地,沒想到產量、效益遠超預期。”

  嘗到甜頭的包乃勇不僅自己大面積種植再生稻,還逢人推廣宣傳。同時,他也從中發現了新商機:再生稻代育苗代插秧服務。今年他育苗40萬盤,掙了不少錢。他說:“稻農種植再生稻的熱情高漲,明年准備進一步擴大育苗面積。”

  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信陽綜合試驗站站長、信陽市農科院副院長劉祥臣研究員回憶說,信陽再生稻技術來源於種糧大戶對技術的需求。2008年10月,信陽市農科院在固始縣做了一次種糧大戶生產經營情況調研,結果是參會的10多個種植大戶,沒有一個通過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賺到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豫南稻區很多地方常年隻種一季稻,土地利用時間隻有145天,其他時間田地“撂荒”,造成了大量溫光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是大批種植大戶因種植不當在賠錢。2012年,我們召開了“三項技術研討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推廣再生稻是破解這一困境的突破方向。對傳統水稻產業進行革命性變革是必然趨勢。事實証明,引進、推廣再生稻是一個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正確選擇。

  再生稻是利用頭季稻收割后的稻樁,經水肥管理、使休眠芽萌發長成稻株再抽穗、揚花、灌漿后成熟的水稻,俗稱“二茬稻”,實現了“一次播種,兩次收獲”,能夠把種植一季中稻造成的農田閑置時間利用起來,實現增產30%-50%的效果。

  為優化配置資源,改變耕作習慣,增加種植效益,推動產業發展,從2009年開始,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信陽綜合試驗站從“覆膜水稻”入手,開展了“豫南再生稻種植技術”攻關。2010年,在頭季稻覆膜栽培條件下,再生稻單產突破每畝300斤﹔2011年,再生稻在頭季不覆膜條件下,單產突破每畝400斤﹔2012年,在仔細分析信陽市32年氣象資料以后,課題組把播期提前到3月1日,當年單產達到每畝550斤﹔2013年,篩選出了兩優6326、岳優9113等表現穩定的豫南再生稻當家品種,為此后再生稻推廣打下了基礎。2014年,遇上“華西秋雨”,再生稻產量偏低,但該年試驗探明了豫南稻區再生稻安全揚花授粉,播期下限應在3月21日之前,移栽期可以提前到4月5日前后。2015年,開展“缽苗機械化育插秧+再生稻技術研究”,當年再生季單產達到946斤/畝,兩季總產達到每畝2303斤。2016年,開展“再生稻機械化關鍵技術研究”,首次實現了再生稻生產全程機械化。2018年,發布了《豫南再生稻栽培技術規程》河南省地方標准,有效推動了豫南再生稻標准化生產。2019年啟動了“蝦田+再生稻技術研究”“水稻糧飼雙優雙高研究”,為豫南再生稻提質發展開拓了新領域。

  2013年開始,豫南再生稻同步開展示范推廣,種植面積由少到多,由慢增長到飛躍發展。2016年全市示范面積隻有2萬畝,2019年面積發展到20萬畝,實現了全市8縣2區示范、種植全覆蓋,涌現了商城縣鄢崗鎮曹寨村、肖寨村等整村發展的好典型。2020年,信陽市再生稻面積發展到32萬畝,再生稻的頭季稻生長期間,前期遇到干旱,中后期陰雨連綿,總體不利於水稻生長,但仍涌現出一大批再生稻的高產典型。

  再生稻實現“噸糧夢”

  對豫南來說,種植水稻最大的難題是受氣候等因素影響,一年隻能種一季,產量有限,收益不高,畝產想達到或超過2000斤,幾乎是不可實現的夢想。而今,再生稻讓水稻種植戶實現“噸糧夢”。

  商城縣鄢崗鎮曹寨村共有耕地3800畝,過去一年種植一季水稻,畝產最多1400多斤,一畝地的收益在500元左右。2016年,村裡試種再生稻100畝,結果頭茬畝產達1260斤,第二茬畝產達700多斤,每畝純收入超過1000元。

  村黨支部書記曹啟銅說:“種植再生稻,實現‘噸糧夢’,群眾種糧的收入大幅度提高,種糧積極性也高漲。”

  信陽市和商城縣都對種植再生稻給予補貼等政策支持,曹寨村從2017年起整村種植再生稻,並創信陽市再生稻頭茬畝產量超過1600斤的紀錄。

  種植大戶陳貴權是羅山縣子路鎮人,也是最早種植再生稻的示范戶。2013年他種植再生稻100畝,頭季稻單產達到每畝1230斤,再生稻單產每畝310斤。他說,“這種產量在當時就是一個巨大突破,對種植再生稻也充滿信心。”

  再生稻產量突破是在2015年。這年,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開展“缽苗機械化育插秧+再生稻技術研究”,當年示范種植點再生季單產達到946斤/畝,兩季總產達到2303斤/畝,實現“噸糧夢”。

  不僅產量上台階,效益也大幅度提升。尹海慶說:“再生稻有早育早栽的特點,可以有效錯開用工峰期,提高人工、農機的作業效率,平均每畝可節約成本100元左右,畝種植效益可提高600元左右。”

  再生稻第二茬雖然產量沒第一茬高,但米質優良,市場銷售價格高,農民增收增效明顯。光山縣南向店鄉何畈村種植大戶黃鑫不僅種植水稻、加工稻米,還通過電商銷售再生稻大米,一年的純利潤上百萬元。他說:“再生稻大米品質好、口感好,雖然價格比普通大米高,但市場供不應求。”

  再生稻引領“水稻革命”

  水稻要高產,稻農要增收,良種良法是關鍵。就再生稻來說,我省培育的品種偏少,種植的大多是外省品種。但是,篩選出這些適合我省種植的外省再生稻品種,其中凝聚著我省農業專家的心血和汗水。再生稻能夠在信陽推廣,得益於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們經過辛勤的研究,找到了適合我省種植的品種,以及種植模式的突破。

  劉祥臣分析說,經過十多年的研發和培育,信陽市再生稻種植已經形成成熟的模式,具備了大規模推廣的條件。一是選育出了適合信陽區域種植的再生稻品種。省市兩級農科院在信陽稻區試種了100多個品種,最終選出4個優質品種推薦給種植戶。二是形成了“早播種、早插秧、早收割”的成熟種植模式。播種早晚決定再生稻是否成功,但什麼時候播種最合適?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團隊專家試驗2月、3月、4月、5月等不同的播種時間,最后摸索出3月初播種、4月插秧、8月上旬收割頭茬的種植管理模式。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省也培育出了自己的再生稻品種。省農科院的鄭稻18號、新鄉農科院的新稻567,以及信陽農科院培育的多個新品種,在豫南稻區都有試驗種植。未來將有更多“自家”的優良品種用於再生稻生產。

  同時,我省的水稻專家在信陽探索糧飼結合的再生稻種植模式,這在全國是一種創新。今年,光山縣北向店鄉李樓村種植的糧飼結合再生稻頭季畝產鮮草3648公斤,第二茬稻谷畝產達到566.6公斤。糧飼結合再生稻對豫南稻區意義重大,既拓展了草食動物飼草來源,也有助於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推進農牧結合、發展循環農業提供了新路子。

  我省高度重視豫南再生稻生產推廣,2020年省分管領導到信陽市調研秋糧生產,專程到平橋區再生稻種植基地實地查看了解情況。省農業農村廳有關領導對推廣再生稻給予了大力支持,科教處處長胡若哲多次到信陽考察再生稻,認為發展再生稻生產是一項破解種糧高產與高效矛盾的有效途徑,要求水稻產業技術體系要順應農業農民的技術需求,做到種植技術有模式、推廣工作接地氣、農民應用有效益,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強化示范引領和技術培訓,加快再生稻的推廣應用。

  再生稻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引起了信陽市委、市政府的關注。2018年,信陽市出台了《再生稻產業發展工作方案》,把再生稻作為農業主推技術在全市推廣。這一年,再生稻成為信陽市帶動貧困地區發展和帶動貧困戶脫貧的主導產業,加強扶持。明文規定:“對集中連片100畝以上、示范效果較好、經驗收實現目標的,市級獎補每畝50元。對再生稻生產為貧困戶增收效果顯著的要進行重點獎補,為貧困戶再生稻生產進行社會化服務並實現生產目標的經營主體,每畝(按貧困戶種植再生稻面積)市級獎補100元,縣(區)獎補300元。”

  2019年,“發展再生稻”寫進信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全市人民的共識。這一年,再生稻作為地方主導產業納入《信陽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的意見》,制定出中長期發展規劃。如今,發展再生稻已經成為信陽市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工作。

  在信陽,由於比較效益低,農民收了水稻后,寧願棄耕打工也不種地,導致冬季田地大多閑置,成為“冬閑田”,俗稱“白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信陽地區有“白地”400多萬畝。如果這些“白地”種植的普通水稻全部改種再生稻,不僅耕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豫南的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也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將借助目前的天時、地利、人和,全力推進再生稻普及種植,推動大別山北麓的水稻革命。”尹海慶說,農民需要高產提高糧食種植效益,國家需要高產確保糧食安全,要通過推廣種植再生稻,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

(責編:黃莎、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一條留言,讓群眾的出行更方便
  • 與死神“打賭”21年 從小伙熬成爺爺
  • 尋找故土思念的答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