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鋪大塆——
大山深處有人家(走進傳統村落⑤)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是京九鐵路沿線的“將軍縣”,這裡有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等一系列紅色史跡。在新縣田鋪鄉,大別山腹地,坐落著一個普通又別致的小村——田鋪大塆。青龍嶺下,小潢河自村前流過,從這裡升起的裊裊炊煙已綿延400余年。
2014年,田鋪大塆開啟美麗鄉村建設﹔2014年11月,入選全國第三批傳統村落名錄﹔2017年6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田鋪大塆的鄉村旅游日益紅火,吸引大批游客來到這裡參觀體驗。
2019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田鋪大塆考察,指出“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如今,田鋪大塆深耕鄉村旅游,發展農村經濟,走上致富的快車道。
沿著綿延的山路,來到大別山深處,自新縣縣城向東南出發,過香山湖,再前行10余公裡,豁然開朗,田鋪大塆映入眼帘。
村落靠山面水,村居建筑錯落有致。走在田鋪大塆的村道上,低頭是石板小巷,抬頭是黃牆黛瓦,百年風雨的痕跡雕刻在村落的屋檐之上。
整個村子坐北朝南,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營造出具有鮮明豫南特色的傳統村落。
田牛生古韻 綿延數百年
據村史記載,宋代末期,這裡零散住著幾戶姓易的人家。當時,田鋪大塆位於交通要道,貨商們喜歡在這裡歇腳。於是,姓易的人家在村頭田畈開了一家店鋪,供來往客商吃住,得名“易家田鋪”。
相傳,到了元代末期,名將韓世忠第六代門孫韓榮卿離開湖北黃陂,一路北上。韓榮卿隱瞞身份,扛著犁,手牽一條身上長有白花點的棉花籽牛,攜妻而行。一路走來,行至現在的村子附近,老牛長跪不起。韓榮卿對著牛說:“你要是覺得這是一方寶地,就把頭點一下。”說來神奇,老牛很快點了頭。韓榮卿便與妻子燒火做飯,定居下來。
到了明朝末年,韓榮卿的第五代孫韓瀾、韓梁來到易家田鋪定居。這座“牛拉來的村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村口路旁,一座田牛雕塑屹立,仿佛在熱情迎接每一位來客。
推窗能見景 古井尚有波
沿石階而行,古村落的土坯牆、斜頂房獨特而親切,展露出中原文化、楚文化與徽派文化的交融。
村中北部民居多為三間屋、兩頭房,中間堂屋朝南,光照充足。堂屋居中、兩邊對稱,單體建筑與院牆有機組合,共同形成圍合空間。南部房屋建筑多為前后兩進,兩側耳房相連,“天井院”的布局渾然天成,冬暖夏涼,透氣通風。
這裡的建筑多就地取材,內屋頂均是手工竹編,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與鄉土氣息。近年來,當地對住房進行除險加固,修舊如舊,保留村庄原貌。全村主體建筑仍大量採用傳統材料,通過傳統方法建造木柱檐廊、木椽挑廊。
行至村前,小潢河潺潺流過,清澈見底。河北岸地勢開闊,稻田沿河生長。村前有半月形風水塘,喚作悅容湖,一口古井鑲嵌在中間,以石筑小堤連接池邊陸地,為奇特的“池中井”。井口由一整塊石板雕琢而成,外圓內方,寓意方圓有度,有規有矩。井水清醇甘洌,爽口怡人,四季長流,大旱不竭。夏天入口有絲絲甘甜,冬天品之含微微暖意,沖茶熬湯,提香增味。
近幾年,田鋪大塆建設現代化的配套設施,硬化道路,構建5G網絡,整修河道池塘,種植桂花、紫藤等樹種。夜幕降臨,村南一方荷塘,塘邊幾戶人家,推窗見景。陽台和窗子、燈光倒映在水塘,波光粼粼。傳統與現代在這裡交織,這個豫南小村煥發出新的生機。
山水好安居 人勤事業成
黎明,山中霧氣漫開,雞鳴打破寧靜,田鋪大塆迎來嶄新的一天。村前的晒場早已是一派熱鬧景象。晒場為圓形,平坦開闊,村民來到這裡晒制食材,制作食物。蘿卜、豆腐擺在一排竹藤上,頗為壯觀。
晒場后,有一間小賣鋪。店主韓光軍每天一早來到店裡,開門營業。陽光照進店內,裡裡外外分外溫馨。這家1982年開業的小店,已為村民服務40年。
走出小賣鋪,往北步行3分鐘,便可到達“老家寒舍”民宿。店主韓光瑩是田鋪大塆的致富帶頭人。“老家寒舍”每天賓客盈門,有的是自駕游,有的是來研學旅行。韓光瑩又在民宿旁邊新開了一個特產小店,專門經營當地美食,僅2021年4月份的營業額就達6萬多元。越來越多的村民看到商機,民宿、農家樂、創客小店一家接著一家開了起來。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田鋪大塆,上到耄耋老人,下至返鄉青年,都在勤奮耕耘,收獲事業成功、家庭幸福。
■游覽貼士
從河南新縣縣城出發,搭乘1031路公交車,50分鐘到達田鋪大塆。在古村落接待中心,可稍作歇息,於晒場觀看田鋪大塆全貌。
沿著石板路,隨處可以找到一家民宿。村中分布著農家樂,可享信陽特色美食。漫步古村,游客可以體驗創客工坊,臨走前還可以購買特色伴手禮,將田鋪大塆的記憶帶回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