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揮審判職能 守護黃河安瀾
人民網鄭州9月1日電(王佩)河南省內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33.16天、刑事案件二審服判息訴率100%、判處犯罪分子991名……9月1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兩周年以來的情況。
從82.53天降至33.16天 集中管轄后案件平均審理天數驟減
2020年9月1日起,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決定將省內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統一由鄭鐵兩級法院集中管轄,充分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兩年來,鄭鐵兩級法院審理各類環境資源類案件2107件,審結1971件,結案率93.55%,服判息訴率72.6%,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33.16天,比實施集中管轄之前82.53天減少了近50天,有力打擊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行為,全力守護黃河安瀾。
讓破壞黃河生態環境者付出沉重代價。鄭鐵兩級法院堅持“嚴”字當頭,嚴懲重處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違法犯罪。兩年來,共受理涉黃河流域環境資源刑事一審案件673件,審結582件,判處犯罪分子991名,一審刑事案件服判息訴率由2020年96.36%上升至2021年99.19%,二審服判息訴率100%。
讓生態環境損害者為自己的行為“埋單”。兩年來,共受理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民事一審案件65件,審結51件。在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同時,一並追究其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責任,增加違法犯罪成本,讓行為人為污染行為“埋單”。梁某賓等4人非法生產粗酚案,行為人將廢液倒入河流,造成嚴重水污染事故,嚴重損害河流附近群眾的環境權益,在4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后,法院根據村委會的訴求判決梁某賓等4人賠償46萬余元。
“線上+線下”“基地+巡回審判” 多渠道守護黃河安瀾
辦案“智慧化”。針對部門間信息共享滯后問題,推進政法專網建設,促進審判、檢察、公安等專網融合暢通、銜接配合﹔針對當事人“立案難”問題,引導當事人通過手機或電腦客戶端在線咨詢立案、提交材料、繳納費用,網上立案率達88.86%﹔針對當事人庭審來回奔波的問題,靈活採用“線上+線下”模式,實現糾紛解決高效、便捷、低成本。
兩年來,通過互聯網審理案件468件,佔比23.74%,訴訟更加便利,有效提升了群眾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2021年6月3日,鄭鐵中院在焦作市武陟縣人民勝利渠渠首挂牌成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12月14日,在濮陽渠村建立第二個黃河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鄭州、洛陽、焦作等流域法院也加強與當地行政機關協作,共同設立12個生態環境修復基地,開封、新鄉設立2個黃河濕地保護基地,司法保護黃河中下游生態的合力不斷增強。
針對黃河流域跨度大、當事人應訴距離遠的問題,在黃河沿岸設立7個巡回法庭,堅持到案發地開庭,既便利群眾訴訟,又方便調查取証,還有利於群眾廣泛參與,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宣傳效果﹔選取具有宣傳教育意義的典型案件,常態化開展環境資源審判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活動,把庭審開成生動的環保法治宣傳課堂。
集中管轄以來,鄭鐵兩級法院通過巡回審理方式辦理案件385件,佔比19.53%,受到流域群眾的一致好評。
司法協同保護 構建“共抓大保護”新格局
河南省法院與青海等九省區高級法院共同簽署《黃河流域9省區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整體司法保護﹔提前研判集中管轄后面臨的立案、開庭、文書送達以及與地方法院協調配合等問題,研究出台《省內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聯席會議制度》,集中管轄法院與當地法院的協調聯動得到加強。
為確保省內黃河流域集中管轄順利進行,省法院與省檢察院、省公安廳會簽《關於實行省內黃河流域環境資源刑事案件集中管轄的規定》,加強三家在刑事案件方面的協調配合,形成打擊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犯罪的整體合力﹔與省檢察院會簽《關於實行省內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集中管轄的規定》,加強與檢察機關在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方面的銜接,更好協調解決黃河生態保護案件辦理中出現的問題。
如何強化司法與黃河保護執法協作?省法院與黃河水利委員會河南黃河河務局會簽《關於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強協作的意見》﹔為加大打擊涉礦違法犯罪工作力度,加快推進全省礦山生態修復治理,與省檢察院、省公廳等會簽《河南省廢棄礦山集中整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鄭鐵兩級法院先后與黃河河務局、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行政執法機關召開23場座談會,圍繞黃河保護與治理現狀及灘區移民遷建、違建項目拆除、魚塘整治、非法採砂等難題,推動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法院不斷加強與公安、檢察、行政機關的協調聯動,解決了長期以來環境污染案件中司法與行政銜接不暢的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抓黃河大保護需要各部門齊心協力,下一步,建議法院進一步加強與各部門協作配合,構建支持、配合、監督的良性互動關系,合力推動黃河大保護、大治理,共同守護好我們的母親河。 ”全國人大代表郅慧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