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汴繡非遺傳承人王素花:匠心不泯 針指之間繡人生

肖懿木
2023年01月26日08:38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如今,已是滿頭銀發的王素花仍在為汴繡的傳承堅守著。受訪者提供

如今,已是滿頭銀發的王素花仍在為汴繡傳承堅守著。受訪者供圖

汴繡也稱“宋繡”,是流行於河南開封一帶的傳統刺繡藝術,因產生於北宋都城汴京而得名。北宋時期汴京刺繡業興盛,已達到較高的技藝水平,故《東京夢華錄》中有“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之譽。2008年,汴繡進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88歲的王素花是汴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針來線往地和汴繡打了一輩子交道。專注汴繡的60多年裡,王素花心不離繡、針不離手、手不離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刺繡風格,創出蒙針繡、平針繡等十幾種新針法。其作品針法細膩、造型生動,具有鮮明的立體感和濃郁的地方特色。她還創新運用亂針繡等針法技藝,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汴繡技藝的空白。

一針一線 針法存匠心

選料、扎制、上繃子、上圖、描摹、繡制、整理……完成一件汴繡繡品需要十幾道工序,且每一道都頗有講究。“就說這第一步選料吧,得根據所繡作品來選擇緞料的顏色和規格,不能有細微的瑕疵。”王素花說,要使繡品達到平、齊、光、亮、淨的要求,每道工序都得精細入微、做到完美,這得靠長年的經驗積累和每時每刻的精心琢磨。

1935年,王素花出生在河南省封丘縣的農村家庭。受長輩的熏陶和影響,王素花自幼就喜愛汴繡。“我11歲的時候,就能繡棉鞋、枕套、被面這一類的小東西了。一拿起繡針,就有使不完的勁兒。”

1957年,王素花進入開封汴繡廠工作。半年后,聰明能干、心靈手巧的王素花被提升為車間副主任。

1959年,開封汴繡廠接到一個任務,創作一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長卷刺繡。當一幅構圖復雜的白描長卷送到大家面前時,不少人傻了眼,但王素花硬是將這一項任務攬到了自己身上。“當時,我隻有兩年的刺繡基礎。清明上河圖中不僅有牲畜、船隻、房屋、橋梁,光人物就有七八百個,個頭高的也不過才一寸,還得把人物的鼻子、眉毛都清晰地繡出來,難啊!”

刺繡的基礎是針法。接下任務的王素花帶著工友們沿街串戶,收集流傳下來的老繡片,細心琢磨傳統針法。“這都是老祖先留下的珍貴財富,每個針法都需要幾遍甚至幾十遍才能試驗成功,但大家一點也不覺得苦。”

為了更好地呈現畫中的細節,王素花還經常到鄉下觀察毛驢的毛色、耕牛的形態﹔還多次跑到黃河邊,到大船上體驗生活,看纖繩有幾股、船工如何盤繩﹔隻要看到樹上有鳥窩,就仰頭看上一陣子,看它的結構、材料、色澤。之后,她還專門到北京看《清明上河圖》的真跡。

回到廠裡后,王素花帶著工友們反復試驗,創出了十幾種新的針法,又結合傳統針法,經過三個月零二十天的艱苦奮戰,成功繡出我國第一幅《清明上河圖》繡品,並被送往人民大會堂河南廳展出。

一絲一縷 情牽汴繡傳承

1990年,從開封汴繡廠退休的王素花,創辦了開封市藝苑宋繡廠。她的肩上也從此扛起了一個厚重的擔子——傳承。“汴繡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藝術瑰寶,絕不能丟,我要用自己掌握的技藝回報社會。”

王素花開始收徒弟。懷著報答人民的朴素理念,她把招生對象定位在貧困地區的貧困戶女孩和城市下崗女工,包吃包住免費培訓。當時沒有汽車,王素花就搭公交車,甚至騎自行車到現場親自教授,將自己幾十年積累的理論知識和針法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員。“希望更多的女孩子可以通過汴繡這門技藝養活自己。”

生活上,王素花把每個學員都視為自己的孩子,關懷備至,深得學員們的尊敬和愛戴。2002年,一名農村繡工向王素花講述了他們村一個殘疾姑娘因家境貧窮求業無門幾欲自殺的事情,詢問能不能也讓她來學習技術。王素花當即表示:“明天就讓她來,我親自教。”

就這樣,王素花的培訓對象又增加了殘疾人學員。“隻要手眼健全,都可以免費學習技術。”

王素花長期以來對殘疾人的關心和幫助,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2010年,王素花被評為河南省十大愛心人物﹔2013年,被評選為第四屆河南省道德模范﹔2012年入選“中國好人榜”。

據不完全統計,王素花多年來免費培訓的繡工有2000多名,帶動當地2萬人就業,很多留守婦女找到了自己職業的春天。這些繡工中,大部分已經成為汴繡行業的骨干力量,還有不少成為知名美術大師和高級工程師,與王素花一起傳承汴繡技藝。

如今,已是滿頭銀發的王素花仍在為汴繡傳承堅守著。“我希望把汴繡送進尋常百姓家,讓大家都能買得起、用得上汴繡。”

(責編:肖懿木、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糧倉的“冷芯”和“棉被”
  • 居家如何學消毒?記住這幾點
  • 夢幻!黃山霧凇宛如童話世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