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寶豐縣清涼寺村建設汝瓷文化合作社
千年汝瓷 煥彩生活(文化產業賦能鄉村)
 小字號
小字號
				“你看,這座連體窯,兩窯相通,不僅可以一次燒制更多汝瓷,窯溫也更均勻,出品更好。”在河南省寶豐縣汝官窯遺址展示館裡,寶豐縣清涼寺村村支書王學鋒指著一處連體窯遺址說。
汝瓷,以其獨特的釉色聞名於世。清涼寺汝官窯遺址曾入選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著產業新舊轉換、汝官窯遺址被逐步發現,當地村民開始重新認識這些在地裡發現的汝瓷殘片,做起汝瓷產業。
選土、沉泥、素燒、釉燒……走進汝官窯遺址展示館,可以看到宋代官窯燒制汝瓷的精細流程。通過對遺址的研究學習、對殘片的分析還原,村民重新摸索傳統汝瓷燒制技藝。2019年,清涼寺村已擁有汝瓷燒制研發企業12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汝瓷燒制技藝”傳承人1人,省級非遺傳承人4人。
文化孕育產業,產業賦能文化。天青色、粉青色等古籍記載的汝瓷名色被逐一還原,瑪瑙入釉等汝瓷燒制的獨家技藝也得以“復活”。清涼寺村的汝瓷產業一度欣欣向榮。
然而隨著發展,一些問題也開始出現。“我們這裡的汝瓷賣得很好,結果大伙一擁而上,爭著打價格戰,整體品質也上不去。”王學鋒說,這影響到清涼寺村汝瓷產業的健康發展。
2020年9月,在上級文旅部門和縣委、縣政府支持下,清涼寺村開始建設省級鄉村文化合作社試點,其中就有汝瓷文化合作社。“合作社統籌管理、統一生產標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統一宣傳,避免過度競爭的同時,還能提高全村的汝瓷燒制水平和經濟效益。”王學鋒說。
村裡的非遺傳承人帶頭加入了汝瓷文化合作社,並向社員傳授汝瓷燒制技藝,其他村民也紛紛加入。合作社整合縣鄉村三級資金,通過專場培訓集中學、合作社成員相互學、文化走親交流學等形式,提高社員的燒制技藝,同時,統一品牌、管理和燒制標准,提高清涼寺汝瓷的市場競爭力,清涼寺村汝瓷產業的產值不斷提升。
村集體用積累的資金支持當地非遺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同時也利用這筆資金開展文藝演出、閱讀推廣等“點單式”文化服務,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好的探索引來不少關注。來自白石坡村、韓庄村等的10多家汝窯企業和作坊先后加入文化合作社,推動寶豐縣大營鎮汝瓷企業和作坊由106家發展到154家,從業人數從600多人發展到1500多人,產值從9000萬元增加到2億多元。
“汝瓷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汝瓷文化合作社的發展既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也有利於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寶豐縣委書記王代強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領導留言板
領導留言板 強國論壇
強國論壇 人民視頻
人民視頻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 人民網+
人民網+ 手機人民網
手機人民網 領導留言板
領導留言板 人民視頻
人民視頻 人民智雲
人民智雲 人民智作
人民智作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