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州橋之上一眼千年 開封州橋遺址重現北宋東京夢華

2023年08月14日10:00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開封8月14日電(記者肖懿木)城因水而秀,水因橋而美。在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有一座跨越隋唐大運河的地標性建筑——州橋,見証了千年古城的輝煌與變遷,也承載了大運河文化的精髓與傳承。

由於戰亂和黃河泛濫,歷史上開封曾多次被泥沙掩埋,如今城下自下而上依次埋藏著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東京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清開封城。州橋遺址的發掘,揭開了開封城下這6座古城的神秘面紗。州橋也因其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從發掘開始就吸引了世人的注目,“河南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州橋遺址清理出的唐宋至明清時期汴河河道遺存。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州橋的發掘,是北宋東京城遺址考古的關鍵點之一,州橋及汴河位置的確定,為東京城提供了可靠的時空坐標,對研究城市布局結構具有重要意義。”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王三營說。

“州橋,正對於大內御街,其橋與相國寺橋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過。其柱皆青石為之,石梁、石筍、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馬水獸飛雲之狀。橋下密排石柱,蓋車駕御路也。”900年前,宋人孟元老靖康之亂后避地江左,晚年追憶汴京盛事,撰寫了《東京夢華錄》。

北宋東京城州橋遺址位於今河南省開封市中山路與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約50米,是北宋東京城中軸線御街與大運河(汴河段)交叉點上的標志性建筑。州橋始建於唐代建中年間,因在州之南門故名州橋,五代稱汴橋,宋代改稱天漢橋。作為東京城盛景的見証者,北宋之后的歲月裡,州橋歷經重修改建。黃河泛濫導致汴河淤塞日漸嚴重,明朝末年一場洪水灌城后,汴河與州橋徹底在開封地面上消失。

千年過后,城摞城,橋摞橋……拂去歷史的塵土,2018年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州橋及附近汴河遺跡遺址進行發掘。發掘出的重要遺跡主要有州橋、汴河河道和河道南北兩岸的宋代石壁。最西側為明代早期的州橋,州橋東側有明代晚期修建的小型青磚拱橋,州橋東側的汴河兩岸發現有宋代的大型石壁雕刻,湮沒千年的繁華漸露真容,昔日榮光逐漸揭開面紗。

州橋石壁上的北宋浮雕壁畫。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到過州橋遺址的人,都會被其壁畫所驚艷,這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北宋時期體量最大的石刻壁畫,壁畫上的祥雲、瑞獸、仙鶴巧奪天工、端庄大氣,且壁畫在水平面之上,古人可以邊乘船邊欣賞,石壁上祥瑞圖案與《東京夢華錄》記載完全一致,精美絕倫。

據王三營介紹,目前揭露的北側石壁頂部距地表深度約6.8米,石壁通高5.3米,東西長21.2米,雕刻紋飾的石塊有16層,通高3.3米,有3組圖案。整個石壁每組為一匹海馬和兩隻仙鶴環以祥雲組成,長度約為7.5米。整個石壁推測共有4組圖案,長度約為30米,每匹海馬頭部還長有“獨角”。

“州橋石壁從規模、題材、風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時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規格和雕刻技術的最高水平,填補了北宋藝術史的空白,見証了北宋時期國家文化藝術的發展高度。”王三營說。

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考古出土文物明代青花水草紋浮蟹杯。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截至2022年7月,州橋及汴河遺址考古共完成發掘面積4400平方米,發現不同時期各類遺存遺跡117處,種類包括河道、水工設施、橋梁、道路、神廟、房址、沉船等。州橋遺址新發現共出土各類文物標本6萬多件,質地包括陶、瓷、石、玉、木、骨、金、銀、銅、鐵、蚌、琉璃等,其中瓷器標本56000多件,陶器標本1800多件。

此外,本次考古發掘首次完整揭露出了唐宋至清代開封城內的汴河形態,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開封段的發展演變過程,為研究中國大運河及其變遷史提供了考古實証。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河南濮陽:探訪智慧農機麥收現場
  • 信陽郝堂:留住“鄉愁”造福百姓
  • 河南漯河:爭分奪秒搶收小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