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河南信陽光山縣立足自然稟賦,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生態旅游

油茶飄香 碩果滿園(美麗中國)

本報記者 王樂文 朱佩嫻 王 者
2023年10月10日08: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油茶飄香 碩果滿園(美麗中國)

  核心閱讀

  金秋時節是油茶收獲的季節。近年來,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立足自身優勢,圍繞油茶樹,延伸產業鏈,探索出一條因油茶而興、因油茶而美之路。

  淮河南岸,大別山下,油茶樹挂滿了油茶果。再有半個月,山上的油茶果就能收獲了。

  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新鋪的柏油公路一直通到油茶園裡。一排排油茶樹枝繁葉茂,茶農們正忙著為即將到來的收獲做准備。

  引種油茶,荒山變成花果山

  “十幾年前,這片山頭還都是荒山呢!”槐店鄉晏崗村78歲的村民曾召勝格外感慨。

  在光山,丘陵和淺山佔縣域面積一半以上,曾經每逢雨季,荒山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嚴重。“也不是沒想過治理荒山,村民們嘗試種過桃樹,結果因為水土不服失敗了。”曾召勝說,“那時候,環境不好還賺不到錢。”守著荒山的晏崗村村民一籌莫展。

  荒山變金山,轉機出現在2009年。

  換個思路盤點下“家底”——光山氣候濕潤,年平均氣溫在15攝氏度左右,冬季溫度常年保持在0攝氏度以上,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油茶的種植與栽培﹔淺山丘陵地形和荒山荒地資源豐富,為油茶種植提供了客觀條件﹔光山縣茶產業歷史悠久,地處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區。長期以來,光山也有原生的零散油茶樹,但數量較少,不成規模。

  2009年6月,光山縣抓住國家油茶產業發展的機遇,組織企業家外出考察學習。考察團走進江西,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茶園時,成員陳世法很是感慨:“油茶樹適合在荒山生長,耐旱抗貧瘠、結果期長、病虫害少,又便於管理,正適合在咱光山種植!”回到光山后,陳世法便一頭扎進了槐店鄉的荒山裡。

  現實很快給陳世法潑了第一盆冷水——最初種植的油茶品種不耐低溫,產量很低。陳世法並不氣餒,風塵仆仆跑到江西,引進了當時主流的20多個品種,每個品種挑選100株,把2000多株油茶樹苗帶回了光山。

  開辟專門的栽培實驗區,將2000多株樹苗全部栽種下去,觀察比對單株結果產量……用了兩年時間,陳世法選出了最合適的品種,開始規模化種植。2011年,他成立“聯興萬畝油茶生態示范基地”,開始大規模種植優質油茶,后來又邀請國家油茶科學中心首席專家姚小華來到茶園教授農戶種植油茶樹。

  油茶樹漸漸長高,曾經光禿禿的荒山披上了郁郁蔥蔥的綠裝。茶農的底氣足了,越來越多的村民願意種植油茶。在一些企業的帶動下,槐店鄉西部數萬畝荒山荒坡上種植的油茶開始挂滿碩果。

  2011年,光山縣委縣政府把油茶產業作為一項新興富民產業納入全縣“雙十工程”,確立了油茶在全縣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2017年,光山縣委縣政府將原“聯興萬畝油茶生態示范基地”命名為“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如今,司馬光油茶園在槐店鄉的種植面積達3.3萬畝,覆蓋區域內7個村、21個村民組,全縣油茶種植總面積達29.2萬畝。

  一果多用,產業鏈條延伸

  振動篩轟鳴作響,脫塵篩選后的油茶籽順著軌道迅速跳進清洗機,清洗后的油茶籽進入風機烘干,再由剝殼機自動剝殼……司馬光油茶園聯興油茶智慧產業園的生產線上一派忙碌。流水線上的油茶籽經過除塵、剝殼、色選、提質等幾十道工序后成為山茶油,灌裝后銷往海內外。

  擁有一條這樣的生產線,當地茶農曾盼望了10年。

  光山的油茶樹越種越茂密,然而,油茶果採摘后必須運往江西、湖南等地,經過當地工廠代加工后才能銷售,產業附加值低。“要不咱也生產茶油試試?”陳世法有了新念頭。

  缺技術,去外地取經,學習先進的油茶壓榨方法﹔沒人才,與信陽師范大學茶學與食品科技學院達成合作,邀請專家指導生產線建設……2020年1月,投資過億元、年加工3萬噸油茶籽、年產8000噸茶油的生產線在聯興油茶智慧產業園正式建成投產,結束了光山縣茶油生產依靠代加工的歷史。

  能自主生產茶油就夠了嗎?“不,油茶身上都是寶,我們正在搭建油茶生產的全產業鏈。”聯興油茶智慧產業園負責人陳柱說。

  廠區空地上,從生產線上淘汰下來的果殼堆疊擺放,工作人員揮動鐵鏟,正將果殼裝車。“果殼是質量上乘的肥料,還可以遏制雜草生長。”陳柱介紹,這些果殼會集中運往茶園。

  將油茶籽“吃干榨淨”,最大限度發揮出油茶的生態價值,利用空間大有可為。茶籽餅是茶油果實榨油后剩下的餅,含有豐富的茶皂素,提取后可以用作生產日化用品的原料,聯興油茶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利用茶籽餅開發系列日化產品。同時,一座嶄新的中試車間在園區內拔地而起,去年6月投產使用后,這裡成為年加工3萬噸茶籽餅進行茶皂素研發的生產基地。

  打造油茶全產業鏈,源頭同樣不容忽視。

  在文殊鄉鄒棚村的聯興油茶公司油茶苗繁育基地,村民正在進行育苗嫁接。鄒棚村村民敖雙葉熟練地將茶苗砧木切開,再把葉芽接穗插入砧木切口,最后用鋁皮細心地包扎並適度捆緊,很快,一株油茶苗就能嫁接完。敖雙葉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一個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

  近年來,光山縣林業局、聯興油茶公司聯合成立了光山縣油茶嫁接育苗基地,舉辦油茶芽苗嫁接技術培訓10多場次,培訓人員800多人,光山縣的油茶苗已經實現自主供給。

  光山縣油茶採穗、良種繁育、精深加工、電商物流的全鏈條產業正在逐步培育壯大。

  截至目前,全縣發展油茶萬畝連片基地6個、千畝連片基地50個,千余名返鄉大學生參與油茶加工、電商物流等全產業鏈,帶動了5萬余名群眾就近就業。

  茶園景區,旅游蓬勃發展

  正是茶香溢滿山谷的時節,茶園裡不僅有忙碌的茶農,還多了不少游客的身影。

  司馬光油茶園內的一號觀景台,游人近看滿園翠綠,遠眺煙波浩渺﹔柏油路上,不時有騎行隊伍穿行而過﹔茶園深處,幾名學生撐起畫板,紙上已經勾勒出油茶樹的輪廓……如今,司馬光油茶園所在的生態旅游景區人氣越來越旺,採摘體驗、休閑度假、生態康養等旅游業態在這裡蓬勃發展。

  正午時分,來自河南周口的游客張新煜邀請記者一起來到位於茶園中的油茶工坊。佔地1000多平方米的油茶工坊寬敞明亮,古朴的設計風格與茶園景色相得益彰,大廳展櫃中擺放著各式茶油,供游客參觀,游客還能觀賞古法榨油的手法,品油茶美食,住特色民宿。

  去年,景區引入造型油鬆、桂花、雞爪槭、特選銀杏、紅梅等36種植物,形成多層次、多色彩的生態景觀﹔融資建設白蘭茶舍項目,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品茶服務﹔新修建3處游客驛站,既承擔交通服務功能,又為游客提供餐飲、出乘、導覽等服務。如今,司馬光油茶園年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通過生態旅游產業增收超500萬元。

(責編:楊曉娜、辛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因水而生因港而興 臨港新城周口“乘勢而上”
  • 州橋之上一眼千年 開封州橋遺址重現北宋東京夢華
  • 汝陽:千畝稻田繪詩意鄉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