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縣:探索“楓橋經驗”新路徑 繪就訴源治理好“楓”景
“當拿到最后一筆錢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沒想到不到兩個月就把錢全部要回來了。”每當回憶起在固始縣蔣集鎮綜治中心會議室裡拿到工資的那一幕,被拖欠工資報酬的朱某總是感慨萬千。
近日,固始縣蔣集鎮成功調處一起拖欠農民工薪資的勞務糾紛,充分保障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據悉,朱某自2023年8月起為張某提供平板車運輸服務,案涉運輸費用共計66500元,張某尚欠朱某46500元未付,朱某多次催要,張某均未支付,朱某無奈之下於今年7月提起訴訟。在了解案情原由后,蔣集鎮充分發揮綜治中心、司法所訴前調解快速、高效、便捷的作用,由鎮綜治中心兩名調解員及司法所工作人員組成調解組,並迅速聯系當事人雙方開展訴前調解工作。
調解中,調解員以法說理,耐心調解,向張某分析了欠薪的違法后果,雙方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當事人張某承諾分三次結清所欠薪資,協議達成后,雙方共同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該協議。截至9月7日所欠薪資已全部結清,原告朱某也向法院撤訴,至此一場勞務欠薪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訴前調解作為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途徑,成本低、效率高、見效快。用心調解好群眾遇到的每一件小問題,才能匯集起社會治理的大效能。”蔣集鎮司法所所長馬浩然表示。
該案的成功化解,是固始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基層矛盾糾紛化解重點難點,以調為先,從源頭解決矛盾糾紛,推動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引領公序良俗、增進群眾福祉的積極體現。
近年來,固始縣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探索建立多元主體合作共治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從源頭減少訴訟增量,促進矛盾糾紛就地實質化解,扎實推進平安固始、法治固始建設,努力打造基層治理新“楓”景。
該縣堅持縣委政法委統籌、人民法院牽頭、相關單位配合的“政法委+法院+N”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推動法院“一站式”訴前調解轉化為多方力量參與的“一站式”訴源治理。固始縣人民法院構建了“院、庭、站、點、員”五位一體的網格化多元解紛機制,形成“預防在先、調解居中、司法兜底”的矛盾糾紛防范化解格局,在8個基層人民法庭成立“楓橋調解室”,在36個鄉鎮(街道)司法所成立“訴調服務工作站”。積極搭建網絡智慧解紛體系,形成了“網上流轉+視頻調解+在線確認”的“一網調解”模式,今年以來開展在線調解127起,音視頻調解糾紛佔比38.1%。
聚力部門聯動,優化協同機制,固始縣深化訴調對接,打造“融合化”治理格局。成立“行政爭議調處中心”,一批行政爭議“骨頭案”得以平息或化解﹔建立“道交一體化調處平台”,實現道交案件一網辦理、一鍵理賠﹔成立“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訴調中心”,建立“法官+心理咨詢師+人民調解員”調解聯盟,推行“圓桌調解”和親情調解﹔在縣人社局成立固始縣勞動爭議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與勞動仲裁委員會建立起溝通協調、專項聯動、多元化解等8項工作機制,成功調解勞動人事糾紛26件。同時縣司法局還聯合相關行業部門,成立了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商會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為人民群眾提供多種糾紛解決方式。
固始縣注重源頭預防,提升治理水平。推動全縣36個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659個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753名專兼職人民調解員根植人民群眾,全員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依法依規調解各類矛盾糾紛。今年以來,已排查矛盾糾紛1265件,調解成功1224件,調解成功率96.75%。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推行網格員巡格代訪,常態開展“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網格走訪活動,將矛盾糾紛問題化解在基層。推進法院調解平台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通過案例指導、巡回審判、旁聽庭審等方式,與司法所、基層調解組織聯調聯動,現場教學。積極培育“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1200余人,指導人民調解45次,聘任10名調解員為人民陪審員,參與旁聽庭審16次,開展巡回審判17次,對應技能培訓6次,司法服務40余場次。(來源:固始縣委宣傳部 作者姚華麗 李利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