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檢察監督 守護“少年的你”
“檢察開放日”,檢察官解答同學們的提問。夏興宇攝
“怎樣算校園霸凌?遇到霸凌應該怎麼辦?”“猥褻是如何界定的呢,我好像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近日,原陽縣“小荷未檢雲平台”收到上述兩條來自學生提供的線索。
2022年9月,原陽縣檢察院將未成年人保護、幫教與“互聯網+大數據+雲服務”智慧檢務相結合,面向社會推出“小荷未檢雲平台”。一年多來,該院以“小荷未檢雲平台”品牌為引領,融入線索規整、犯罪預防、救助保護、幫扶幫教及管理等環節內容,建立了針對性、多元化關懷幫教體系,全面提升未檢工作質效,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幫教等工作落實見效。如今,該平台在全縣180所學校上線運行,覆蓋在校學生11萬人。
根源探尋:“三不”特征 關愛“上雲”
幾年前的一個案件讓檢察官記憶猶新。一名六年級女學生被堂哥猥褻,事發后,女孩家人發現異常,但經考慮后決定不報警。后來,女孩因此事在學校表現出煩躁、不願與人接觸的異常行為。校方簡單了解后認為該案較為特殊,隨即在“小荷未檢雲平台”上進行強制報告。
“包括但不限於性侵案件,青少年往往面臨不敢說、不願說、不會說的現實局面。”原陽縣檢察院檢察長侯曉熠坦言,在很多與未成年有關的案例中,青少年常常陷入沉默的困境,他們可能感到恐懼而不敢發聲,猶豫而不願揭露,困惑而不知如何表達。
侯曉熠說,院內案件辦理后,團隊會習慣性進行復盤反思,分享承辦教訓,提煉成敗得失,以臻完善。
面對青少年沉默困境,團隊探討得出結論——“不敢說”的恐懼與不安籠罩著未成年人,他們在模糊的邊界意識下,可能無法識別熟人性侵犯,加之施害者的恐嚇,常選擇沉默。“不願說”源於責怪式教育和“家丑不可外揚”的觀念,使得受害者和監護人傾向於隱瞞,阻礙問題解決。“不會說”則因低齡受害者的認知局限和心理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為解決學校及老師不知道、不了解、不專業,學生不敢說、不願說、不會說的難題,原陽檢察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與規劃,利用數字化技術,推行“小荷未檢雲平台”,通過數據收集—分析研判—篩查推送—警力處置—幫扶到底等途徑,有效助力提早識別並防治針對未成年人犯罪,及時給予援助,構筑起保護青少年的堅實屏障。
路徑探索:多方聯動 及時處置
近日,“小荷未檢雲平台”受理了一條張某涉嫌猥褻兒童的舉報線索。專門值守人員收到線索后優先、快速受理,並通過平台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同時,檢察機關立即回復線索填報人,對線索展開核查工作,依法監督立案,從嚴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經過“小荷未檢雲平台”檢察官的努力,檢察機關依法以猥褻兒童罪對張某提起公訴,並提出“從業禁止”的量刑建議。同時,對教育部門怠於履行強制報告制度行政公益訴訟一案立案調查並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落實強制報告制度,健全完善預防性侵害機制。該案件被省檢察院評為精品案件。
在“小荷未檢雲平台”上,報告人、舉報人隨時可以通過強制報告、線索舉報兩個模塊進行舉報,檢察院收到相關線索之后,立即核實,通過小荷工作室的轉介服務,及時聯系公安機關、法律援助、社會綜合救助等未成年人保護力量,對線索進行處置。
同時,更好地為罪錯未成年人提供專業服務,“小荷未檢雲平台”還引入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按照“一人一檔”的方式對每名涉罪未成年人建立幫教檔案,採用“一月一面談,一月一總結”的幫教方式,跟蹤幫教全程。
2023年,該院第五檢察部對29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追蹤社會調查,依托“小荷未檢雲平台”對22人實施幫教。
成效可期:數字賦能 周全守護
聊起“小荷未檢雲平台”的核心價值,侯曉熠底氣十足。“我們利用大數據、雲服務等技術,強化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效能,特別是在預防犯罪、援助保護和教育指導上,致力於為涉罪未成年人鑄造專業防線。”
如今,經過一年多的運營,“小荷未檢雲平台”演變為多維度的守護者——開設典型案例、親職小課堂、空中課堂等普法欄目﹔針對社會聚焦的“直播打賞”“游戲充值”等熱點問題開設直播網課﹔運用短視頻、動漫等趣味性、互動性強的新媒體方式,實現普法宣傳全覆蓋……全方位地支撐起未成年人的法律權益。
侯曉熠說,數字未檢建設是數字檢察戰略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的貫徹落實和具體體現,也是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一體化的必要路徑。該院將繼續以數字賦能檢察履職,推動未成年人“六大保護”走深走實,用心用情用力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形成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工作格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