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文化+版權”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些我在淅川大移民時拍攝的照片都進行了版權登記,是珍貴的史實資料,雲南、山西以及河南的許昌等地都邀請我過去展覽,不經我允許他們是不能隨便在網上下載使用的。”1月15日,在河南省淅川縣攝影家協會辦公室,該縣攝影家協會主席王洪連介紹說。
今年,淅川縣將以版權登記服務為抓手,通過加強陣地建設、強化版權保護等系列舉措,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強陣地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非遺作品轉化展示區、軟件著作權展示區、出版音像制品展示區等不同版塊一目了然,國畫、版畫、泥塑、剪紙、攝影、文學等作品應有盡有……走進淅川縣版權登記服務站內,各種版權作品映入眼帘。
淅川縣版權登記服務站位於縣城人民路與東環路交叉口的縣文化館二樓,佔地510余平方米的淅川縣版權登記服務站內,為非物質文化版權保護搭建了展示平台。這是淅川結合關於版權登記服務站建設等相關文件精神,把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一室多用、多室共用”的要求建成的。目前,該站內已收錄作品800余幅。同時,該縣宣傳文化部門以申創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加強版權保護制度建設,主動查辦各類侵權盜版案件,積極開展版權知識宣傳,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強化版權保護激發創新活力
版權陣地既要建好更要用好。為進一步激活民間文藝領域版權價值,由該縣委宣傳部牽頭,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縣文聯等單位通力合作,協調組織國家、省級專業技術人才20余人,挑選出1萬余件國畫、版畫、泥塑、剪紙、攝影、文學等作品進行登記,並在版權登記服務站內顯著位置展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積極引導淅川非物質文化“走出去”,組織縣文化藝術中心工作人員帶上淅川非遺節目參加南陽市十九屆玉雕節暨文化創意產業大會、2024年全國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暨竹山“桃花源杯”民歌展演、陝西省榆林市“風自長城起歌從陝北來放歌千年”全國民歌”展演等,期間累計吸引國內外50000余人次觀看,並被國內各大媒體採訪,為講好淅川故事、傳播淅川好聲音作出了積極貢獻,進一步推動了版權產業與文化產業、文化事業深度融合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激活版權資源助力產業發展
讓勞動成果受到尊重,回報辛苦的智力勞動,為知識產權保駕護航,這是“河南省版權登記平台”的初心和使命。
在淅川縣上集鎮梁窪村二組群眾張雙城的家裡,75歲的張雙城正戴著老花鏡,左手拿著小刀,右手扶著平攤在桌子上的彩紙,照著桌子上對折好的圖案精細地刻,然后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慢慢地一幅《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剪紙就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眼前。
知識版權就是財富,張雙成對此深有體會。2023年以來,張雙成的剪紙作品《百牛圖》《百鳥朝鳳》等100余件作品經過版權登記獲得版權証書后先后賣了40萬余元,“原來對版權了解得不多,沒有版權保護的意識。沒想到作品申請獲得版權証書后這麼值錢。”
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南陽市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副主席李天奇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要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特別是要全面落實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讓‘真創新’受到‘嚴保護’。淅川縣‘文化+版權’戰略的啟動實施,為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點亮了美好明天!”
“我們將持續依托‘河南省版權登記平台’,匯聚淅川特色鮮明、原創能力較強、版權價值含量較高的優質版權作品,通過搭建版權資源共享平台的方式,推動優質版權作品實現價值轉化,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淅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周彥波表示。(來源:淅川縣委宣傳部 作者李雪山 胡顯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