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春走基層|聽,板車劇團開唱了

人民網 徐馳 辛靜
2025年01月25日08:1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春節臨近,中原大地年味漸濃。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裴城鎮城高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古廟會。鄢陵縣板車劇團的到來,更讓這個小村落沸騰起來。

上午九點,記者循著鞭炮聲剛走到戲台下,便見一位70來歲的老人開著三輪車“突突突”地駛來。

記者上前搭話:“大爺,聽戲還開車來呀?”

“俺不是這村的,離這兒50裡地,沒車咋跑得動?”

“聽場戲跑50裡?”

大爺把手一揚,音量提高了幾個分貝:“50裡算啥?去年俺追著板車劇團看了二三十場,最遠跑到了周口市西華縣,一百多裡地哪!”

板車劇團魅力這麼大?“那可不?俺哥仨都是板車劇團的老戲迷!”大爺指指身后的兩位老人,咧開嘴笑了,“演員們唱腔好,唱得投入、有感情,唱到了咱老百姓的心裡呀!”

演出結束,李大爺在后台與演員聊天。李大爺說,板車劇團的演員就像自己的老朋友,每次見著都格外親切。有時候忙著趕過來,就是想找他們嘮嘮嗑、說說話。人民網辛靜攝

演出結束,李大爺在后台與演員聊天。李大爺說,板車劇團的演員就像自己的老朋友,每次見著都格外親切。有時候忙著趕過來,就是想找他們嘮嘮嗑、說說話。人民網 辛靜攝

鞭炮聲落,鬧台鑼鼓聲響起,板車劇團的演出正式開始。演員們依次登場,婉轉的唱腔、生動的表情,瞬間將觀眾帶入戲中的世界。

板車劇團演出現場。人民網辛靜攝

板車劇團演出現場。人民網 辛靜攝

“板車劇團”稱謂何來?

河南許昌是戲曲之鄉,鄢陵縣則是當地出名的“戲窩子”。板車劇團即鄢陵縣豫劇一團,一支長期活躍在農村的劇團。20世紀60年代,演員們拉著自制的木板車當流動舞台,自排節目、自造道具,上山下鄉為農民送戲,宣傳黨的政策,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板車劇團”。如今,木板車變成了大篷汽車、流動舞台車,新一代“板車人”依舊奔走在阡陌鄉道,送戲到千家萬戶。

“2024年我們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演出,去了六七十個村庄,平均三天換個地方,行程五萬多公裡,演出近600場。”團長賈鄢華晒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演員在后台化妝。人民網 辛靜攝

演員在后台化妝。人民網 辛靜攝

“馬上年底了,這一年團裡有啥新變化?”

“那多了!”賈鄢華來了興致,“不能老演老戲、老戲老演,得跟緊時代,劇團才能長遠發展。”2024年,劇團結合農村高價彩禮現象,排演了新戲《彩禮情緣》,還參加了省裡的比賽。這一年,劇團全面更新,戲服、音響全換了一遍。

“最牛的是我們的新車,這可是寶貝。”賈鄢華笑說,這輛流動舞台車是由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配送的,兩側車門可自動打開、升降、鋪展。遙控器一按,不到五分鐘,一個幾十平方米的舞台就搭建好了。“今天正在上牌呢,明天早上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當天下午,記者跟隨賈鄢華來到許昌市車輛管理所,新車正在這裡等待上牌。人民網辛靜攝

當天下午,記者跟隨賈鄢華來到許昌市車輛管理所,新車正在這裡等待上牌。人民網 辛靜攝

有新車也有新人。劇團樂隊的琵琶手李歡,19歲,是團裡最年輕的工作人員。“劇團老齡化嚴重,團員平均年齡40多歲。李歡過來,也為我們注入了新鮮血液。”賈鄢華呵呵一笑。

問到為啥來劇團,李歡快人快語:“喜歡呀!我嬸嬸是彈琵琶的,小時候覺得嬸嬸彈奏樂曲的樣子好神氣,我也學了這個專業。上學的時候就知道板車劇團,2024年從戲校畢業就慕名過來啦。”

春節未到,劇團年后的行程已排滿。“大年初一去漯河市臨颍縣,演完到許昌長葛市,之后去開封市尉氏縣,農歷二月赴山東,三月去河北,預計六至九月在陝西……”賈鄢華說,“劇團人沒有周末、節假日,一年四季都在路上,回家休息的日子,全年加起來不到一個月。”

板車劇團演出現場坐滿了觀眾。人民網 辛靜攝

板車劇團演出現場坐滿了觀眾。人民網 辛靜攝

“來年有啥願望?”記者問。

“再增加些新劇目,多上幾部新戲,為百姓換換口味。”賈鄢華望著遠方,“也希望能再提提大家的待遇,吸引更多年輕人進來,讓‘板車精神’繼續傳承下去,讓基層文化事業蓬勃發展。”

(責編:肖懿木、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記者探訪南水北調水源地
  • 探秘“起重機械之都”長垣
  • 微電影《好日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