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養老院”變“享老院”

“姨,你回來啦!”
“回來了,可想你們啊!”
“都在這兒等著你呢,過年好啊。”
春節假期剛過,回家過年的劉榮花老人坐著輪椅,剛回到鄭州十八裡河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走廊上就“涌”起一陣打招呼聲。劉榮花今年81歲,性格開朗,在養老院很受大家歡迎。另一名工作人員看見,緊走兩步接過老人的行李,拉著老人也寒暄起來。老人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仿佛回到另外一個“家”。
劉榮花是鄭州市管城區南曹鄉席村人,2021年9月住進這裡,春節被家人接回去團聚。家人剛上班,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回來。“在家待著總覺得少點什麼,還是這裡熱鬧,有伴兒,有活動,護工們也貼心。”劉榮花老人笑著說,“我這腿腳也不方便,家裡不比這兒設施好,養老就是要在養老院!”
養老服務中心到底有何魔力,讓老人如此夸贊?據了解,鄭州十八裡河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共設置50張集中照護床位,提供日間照料、短期托養、配餐送餐、助浴、康復訓練等多元化服務。成立5年來,已為轄區老人提供養老服務近6萬次,成為破解新時期養老難題的“暖心樣板”。
養老中心護工輔助一位老人用餐。人民網 常力元攝
64歲的陳栓州老人也是這裡的“忠實粉絲”。談起在這裡三年的生活,陳栓州連連稱贊:“特別好!護工們把我們當家人一樣照顧。”
陳栓州老人告訴記者,有一次自己想吃燴面,“90后”院長司皖路知道后,二話不說就給他點了外賣﹔還有一次,自己來時衣服沒帶夠,司皖路墊錢給自己買了衣服。“這種小事都能被放在心上,讓我真的很感動。以前也住過其他養老院,這裡讓我感到很溫暖,一下子在這兒住了三年。”
“目前我們這裡入住了17位老人,有8名工作人員,大家齊心協力,讓每位老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關注和照顧。”司皖路介紹道,“針對老人洗澡問題,我們專門提供了助浴服務,深受大家歡迎。”
為何要為老人助浴?司皖路告訴記者,冬季老人自己洗澡沐浴有一定的健康風險,養老院由專業人員進行助浴,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多種風險。如助浴前,工作人員會為老人進行詳細的身體評估——測體溫、血壓、血氧、脈率,了解老人的基礎疾病情況,確保老人在助浴過程中安全、舒適。“我們的助浴室不僅滿足園區內部老人的需求,還對外開放。如果有老人需要上門助浴,工作人員也可以提供上門服務,幫助家庭解決老人洗澡難的問題。”
春節期間,養老中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採訪對象供圖
不僅為老人提供了生活上的照料,養老中心也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春節期間,茶話會、貼窗花、猜燈謎、學習新年手勢舞蹈、錄制拜年視頻等活動豐富多彩,讓老人們找到了樂趣和歸屬感。春節假期過后,隨著老人們陸續返回,養老服務中心又恢復了往日的秩序。
養老中心康復訓練室。人民網 常力元攝
據介紹,目前鄭州市有各類養老設施1266家,其中街道養老服務中心114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052個、社會辦養老機構100家,通過基本建立“區級—街道—社區”三級聯動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全市養老服務逐步從“量的發展”轉向“質的提升”階段。
“未來,我們得不斷創新養老服務模式,積極鏈接高校、醫療衛生機構,培訓養老管理人才,希望通過普惠型養老服務,讓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晚年生活。”院長司皖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