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殷墟博物館年接待游客180萬人次

2025年02月27日10:2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殷墟博物館展覽現場。人民網記者 慎志遠攝

殷墟博物館展覽現場。人民網記者 慎志遠攝

 人民網安陽2月27日電(記者慎志遠、肖懿木)2月26日,位於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迎來開館一周年。作為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館,殷墟博物館自2024年2月26日開館以來,已累計接待觀眾達180萬人次。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殷墟博物館代理館長施勁鬆在致辭中說,殷墟是中國考古學開始的地方,殷墟博物館是中國考古學產生、發展的縮影。從1928年首次發掘至今,走出了梁思永、夏鼐等眾多考古學家,從而讓殷墟走向世界,成為中外學術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殷墟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趙清榮介紹,近年來,商文明研究在國際學術界備受矚目,海外專家學者不斷向殷墟博物館提供技術支持。截至目前,殷墟博物館已與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近20家博物館建立了穩固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商文明研究深入發展。

“安陽已建成‘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據平台,正在將流失海外的甲骨文物以數字化形式匯聚於安陽。”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鄭州大學甲骨學科首席教授宋鎮豪表示,甲骨文的研究已從傳統的“半勞動力”模式跨越至“人工智能”新紀元,極大促進了不同文明間的交流與對話。

當日,“王入大邑商——天津博物館藏武丁卜辭探親展”在殷墟博物館開展。36片武丁時期甲骨從天津博物館回到安陽,這也是異地館藏商代甲骨首次在殷墟博物館展出。

“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天津是甲骨早期辨識地之一。通過這次館際交流,我們希望向公眾還原一個尊父祖、重臣子的商王武丁形象。”天津博物館黨委副書記錢玲說。

開館一周年之際,來自考古學、博物館學、歷史學等領域的近50名專家學者來到安陽,圍繞商文明考古研究成果及活化利用、博物館高質量發展路徑等內容展開研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據悉,殷墟博物館開館以來,連續兩個季度獲微博熱搜榜“考古遺址博物館前30”第一。“為了一座館,奔赴一座城”成為安陽文旅的新名片。館方表示,將以建設世界一流博物館為目標,深化國內外合作,通過創新展陳讓觀眾沉浸式感受早期中國文明魅力。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跟記者體驗一場麥田裡的國家非遺
  • 新春走基層|板車劇團:送戲下鄉60年
  • 記者探訪南水北調水源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