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
多部門協同推進!河南8367個老年助餐場所落地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侯琳琳攝
人民網鄭州2月28日電 (侯琳琳)2月27日,本網從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4年底,全省建成老年助餐服務場所8367個,其中,老年食堂3100個、老年餐桌2234個、老年助餐點3033個,覆蓋48.9%的城鎮社區和10.7%的行政村。
河南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竹懷農在會上介紹,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老年助餐工作,將其納入2024年省重點民生實事,民政部門會同發改、財政、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認真謀劃,統籌協調,完善政策,加大投入,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推進過程中,河南採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在制度建設上,出台《河南省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實施方案》等多項文件,讓助餐服務有規可依。從場所建設到監督管理,全方位規范助餐服務,各地也配套出台相關政策。在增強供給能力方面,科學規劃設施布局,堅持利舊與新建結合,推動資源共享,同時借助多方力量做好配餐送餐,鼓勵志願者為行動不便老人送餐。為促進可持續發展,在場地、運營、稅費等多方面給予優惠扶持,河南省財政廳、民政廳下撥資金補助設施建設,稅務部門為195家助餐企業減免3152萬元稅費,部分市縣也對助餐機構運營給予補貼。
如何鼓勵引導餐飲企業積極參與老年助餐服務?河南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張秀表示,圍繞服務消費、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等國家有關政策落實,商務部門牽頭建立了省級聯絡機制,定期調度推進,著力提高餐飲企業數字化服務水平和融合發展能力。加強宣傳引導,組織開展“豫鑒美食”餐飲促消費系列活動,指導電商平台、餐飲企業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愛老主題餐飲活動,創新老年用餐消費場景。
在老年助餐服務中,食品安全是大家最關心的,如何加強監管尤為重要。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馬建軍在發布會上表示,自2023年8月起,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檢查養老機構食堂4298家次,整治整改各類食品安全問題隱患1067個,各相關部門之間協同聯動,定期調度,養老機構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0%以上,推進361家養老機構食堂參加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建立並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制度,依據養老機構食堂食品安全風險分級情況,組織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全系統共檢查養老機構食堂4547家次,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1842個。
竹懷農表示,河南還加快“四化”進程提升服務管理水平,推進標准化建設,確保助餐場所符合適老化標准並設顯著標識﹔推進規范化管理,落實人員、食材等各環節要求﹔探索智能化服務,依托智慧養老平台發布助餐電子地圖﹔推進連鎖化運營,鼓勵餐飲機構給予老年人價格優惠。
各地積極探索有效助餐模式,形成“養老服務機構+助餐”“中央廚房+助餐”“社會餐飲企業+助餐”等多種模式,竹懷農舉例:“如安陽市的‘中央廚房+移動餐車’、濮陽市的‘物業+助餐’、信陽市的老年助餐‘幸福大巴’等,都取得良好效果。此外,河南加強安全監管,尤其是食品安全監管,確保老年人吃得放心。”
安陽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建勛介紹,在實踐中,安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老年助餐點,探索出“1+3+N”的央廚老年助餐服務模式,引入社會信譽良好的央廚企業,每天使180多位老年人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家門口”的老年助餐服務。
“2024年以來,平頂山建成老年助餐場所445個,提出了‘1234’工作思路,‘一帶’就是以社區助餐帶動老年助餐,‘兩化’即社會化和市場化,‘三不’即不新建、不自營、不兜底。‘四模式’指通過養老服務機構助餐、社會餐飲企業助餐、‘中央廚房+站點’配餐和鄰裡互助、慈善助力四種助餐模式,靈活多樣解決老年人用餐需求。”平頂山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鵬鵬說,2025年,計劃新建老年助餐場所200個,讓老年人享受更高水平的幸福“食”光。
抽樣調查顯示,近5萬名就餐老年人滿意度達94.5%。竹懷農表示,未來,河南將持續聚焦老年人就餐困難,致力於構建更完善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讓更多老年人吃上“暖心餐”,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