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智能敷設 電網建設提速

電纜智能傳送系統施工現場。韓彥攝
近日,隨著地下電力隧道內的電纜敷設工作正式啟動,220千伏衡山變進入投運倒計時。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在此次施工中採用了高壓電纜智能敷設系統,大大提升了電纜敷設的質量和效率,為工程的按期竣工打下堅實基礎,這也是該系統首次應用在河南電網建設中。
據了解,220千伏衡山變電站是鄭州北龍湖區域核心地段唯一一座220千伏變電站,該站在5月份投運后將為地鐵8號線東風路牽引站提供重要電源,也為周邊高端住宅區和金融島經濟中心圈提供可靠供電。該工程全部線路均通過電纜隧道貫通,整個線路路徑長達6433米,計劃敷設電纜42636米,工程量較大。如採用傳統的電纜敷設方式,施工過程中每個設備都要人員值守,不能保証電纜敷設設備的同步性,也無法對電纜敷設過程及質量進行監測。此次國網鄭州供電公司採用的高壓電纜智能敷設系統是一套系統高度集成、智能的電纜敷設系統,能夠從源頭管控電纜施工過程,保障電纜敷設質量、安全和進度,更可以極大提升“大段長”電纜敷設的工作效率。
電纜智能傳送系統施工現場。韓彥攝
“這套系統通過主動驅動電纜盤轉動,減少牽引電纜帶動電纜盤轉動的牽引力,實現電纜盤的支撐、電纜自動展放及電纜回收,較之傳統敷設方式提升了20%的展放效率,大大節省了人力。”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建設部負責人潘棟介紹,高壓電纜智能敷設系統還配置了安全檢測設備,確保敷設過程中電纜的受力在可控范圍內,並能夠迅速定位敷設故障及設備異常等情況,保障施工質量。同時,在電纜盤、輸送機、轉彎等重要位置還設置了視頻監控系統,讓施工過程圖像可在后台直觀呈現,讓電纜敷設施工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
正在運行的電纜智能敷設系統。韓彥攝
鄭州電網有著全省規模最大的電纜系統,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建設,電纜入地成為了當今電網建設的主流工程。電纜隧道逐步替代架空線路,不僅大大改善了城市環境,釋放了大量土地資源,更有效地避免了受到惡劣天氣和外界破壞的影響,提升了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下一步,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將繼續推進高壓電纜智能敷設系統在城市電網建設中的實踐應用,進一步優化電力基礎設施布局,助力鄭州智慧城市建設。(來源:國網鄭州供電公司 作者:韓彥 羅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