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信陽浉河區:一片葉子的“七十二變”

2025年04月16日10:12 |
小字號

春茶採收季剛啟,4月15日,走進浉河區譚家河鄉的大別山佳茗茶文化有限公司,淡淡的茶香扑面而來。展架上,茶啤酒、茶面膜與傳統茶葉相映成趣,這家企業的創新實踐正是浉河區茶產業鏈延伸的生動注腳。

“茶樹花長久以來被認為是茶葉生產過程中的‘廢料’,但是我們把它利用起來,做成茶日用品,提升了茶葉利用率,也讓消費者看到了茶的另一面。”該公司董事長華遠貴手持自主研發的茶樹花面膜並介紹道。這位深耕茶產業20余年的創業者,自豪地展示著企業的一系列標准化資質:2020年獲批的茶樹花代用茶企業標准、2023年取得的全國首張茶樹花綠色食品証書。

茶產業鏈的延伸讓傳統茶園變身“立體工廠”——春採茶、冬收花、閑時加工。在他的實驗車間裡,茶樹花通過先進的萃取專利技術,正轉化為啤酒、護膚品等幾十種衍生產品,充分挖掘了茶的可能性。

環顧全區,傳統茶企謀求轉型的探索並非個案。在茶葉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新形勢下,浉河區堅持把強化茶科技支撐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條件,引導、鼓勵企業調整優化茶產品結構,持續推進茶葉精深加工,豐富茶葉產品及衍生品,不斷開發出適應年輕消費群體的新茶飲、茶食品、茶日用品等,引領了茶消費的新時尚。

在浉河港鎮的文新茶樓,冰淇凌窗口正排起長隊。“茶香和奶香碰撞的口感真是太奇妙了!”在鄭州游客王夏琳的驚嘆聲中,工作人員提及清明假期的火爆場景:“15萬游客帶來260萬元收入,豐富多樣的茶衍生品與旅游體驗項目成為了新的收入增長點。”

與此同時,坐擁500余畝白龍潭高山有機茶園的信陽嘉木飲公司,已與信陽農林學院達成合作,對信陽茶的特色風味進行研究。“目前,我們研發了32款特色茶產品。在茶文化、茶科技的賦能下,我們的茶不僅價格好,賣得也俏。”嘉木飲公司副總經理樂迪喜不自禁地說。

“當茶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我們與它的連接就不止於味蕾。不僅能喝,還能飲、能吃、能用,通過跨界融合生出了‘七十二變’,全面滲透我們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浉河區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輝用數據娓娓道來,全區63.5萬畝茶園孕育出117億元綜合產值,隨著傳統工藝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形成了以綠茶為主,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協同發展的六大茶類體系,研發出茶啤酒、茶面膜、茶精油等32款“茶葉+”產品。2024年,浉河區茶衍生品銷售額突破8億元。

從一片綠葉到無限商機,茶產業已成為信陽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的堅實支撐。下一步,浉河區將以弘揚茶文化為引領,以做強茶產業為目標,以提升茶科技為支撐,促進三茶融合發展。用好特色資源,以創新為驅動,以質優為根本,以先進生產力為牽引,向“新”而生,逐“綠”前行,全力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來源:信陽浉河區委宣傳部 作者:李一凡)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百年首次!36片甲骨回安陽“探親”
  • 南陽:讓千年藥香飄向世界
  • 跟記者體驗一場麥田裡的國家非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