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河南洛陽市新安縣—— 

煤渣傾倒耕地 多年難以恢復(來信調查)

本報記者 史一棋 金 歆
2025年05月12日08: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

  圖②

  編輯同志:

  2016年前,有人多次把煤渣隨意傾倒在我們村東頭的耕地裡。2016年后,雖然沒有再倒煤渣了,但原來的煤渣一直沒完全清除,仍留在地裡,共有10多處。我們擔心這些煤渣不僅影響庄稼生長,還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希望有關部門盡早清理廢棄煤渣,還我們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河南洛陽市新安縣正村鎮白牆村村民

  村民反映,隨意傾倒煤渣影響庄稼收成,還可能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按照來信提供的信息,記者近日來到河南洛陽市新安縣正村鎮白牆村,看到村東邊1公裡外,坐落著以煤炭開採為主營業務之一的新義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義公司”)。一條東南—西北向的公路上,不時有裝載著煤炭的卡車駛過。

  在新義公司北側,這條運煤公路的起點,記者遠遠望見一些土地是黑色的。這是一處讀者來信裡所說的煤渣傾倒地,煤渣讓這片土地呈現黑色(見圖①)。有的煤渣成堆堆放在路邊﹔有的平鋪在地裡,形成20至60厘米不等的厚厚的煤土層。

  “記得2013年的一天,一家企業的負責人找到我,要把我家土地用來堆放煤渣,同時給些錢作為補償。”村民趙麗(化名)一家有5口人,共有3畝1分耕地,本就人多地少,加上當時地裡種著的小麥還未成熟,她當即拒絕了這個提議。

  但來人不由分說,夜裡把地裡的小麥推平,倒上一車煤渣。“我發現時,庄稼已經被毀了,沒辦法,隻好以每畝每年1000元的價格簽訂了耕地租用協議。之后他們又來倒過幾次煤渣。”趙麗指著一個煤渣坑對記者說,這是當年煤渣集中堆放地之一,“那年有兩家洗煤廠和村民簽了協議,共佔地37.2畝。”

  記者看到,有的煤渣堆上面長著雜草,有的覆了一層土,種著一些農作物,但生長態勢不是很好。據趙麗介紹,后來鎮裡組織人手把煤渣鋪平,在上面覆了土,以便種植農作物,但她的地“覆土太薄,庄稼營養不夠,也不抗旱,種過小麥、花生、油菜,種啥啥不行”。現在地裡種的是油菜苗,不少苗發黃打蔫。

  沿著運煤公路往西北走,記者發現了另一處煤渣傾倒地(見圖②)。

  這裡是塊台地,從側面看煤渣厚約15厘米,上面覆了一層五六十厘米厚的土,地裡種著小麥。

  “這些煤渣倒在這裡至少12年了。”村民劉華(化名)擔心的是,煤渣留在地裡,風吹雨淋的,如果煤渣裡含有害物質,會不會污染地下水?這樣的地,種出的庄稼會不會有問題?

  繼續向西北走,記者又發現第三處煤渣傾倒地。

  和之前兩處不同,這裡多數是大塊煤渣,撿起來,用力一捏,大塊煤渣會分層碎成一片片。而且這裡的煤渣明顯被人修整過,鋪成了一條1米多寬的黑色小路,小路兩邊種著小麥。

  當地有關部門表示,村民反映的煤渣傾倒地共有12處,已取締煤廠,並要求開展復耕

  帶著村民的疑問,記者採訪了新安縣有關部門。

  據當地干部介紹,村民所說的煤渣,是煤矸石。據新安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周光介紹,煤矸石是煤炭開採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棄物,是一種黑灰色岩石,在煤炭形成過程中與煤層伴生,含碳量較低,質地比煤炭硬。

  “村民反映的傾倒地共有12處,都在正村鎮域內,分布在白牆、上坡、西白、十萬、太平這5個村。”新安縣正村鎮鎮長高蘇蘇說,現在這12處裡,除了三四處以外,其余要麼是耕地,要麼是林地。

  煤矸石常年在地裡堆積,是否會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是否會造成污染,得看煤矸石裡硫化物含量有多少,理論上存在一定風險。”新安縣環境保護局局長張銀環對記者說,他們對煤矸石集中堆放地展開水質初步檢測,“測了自備井、地下井5口,以及從附近取樣的土壤,各項數值都在正常范圍內。近年來,疫控部門會定期對集中供水進行水質檢測,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就能測出來。”

  據了解,當地多數耕地分兩季種植,6月至9月種植玉米,10月至次年5月種植小麥,還會種植少量油菜、紅薯、花生等作物。除了正逢雨季的玉米,都是抗旱品種。

  那麼,煤矸石長期堆放甚至埋在耕地裡,是否會影響庄稼種植?

  2016年新安縣進行了一次生態環境整治集中行動,兩家洗煤廠被依法取締,同時按當時要求開展復耕。

  新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寶表示,根據復耕標准,煤矸石上覆蓋的可耕種土層厚度應達到60厘米,坡度不能大於25度,土壤裡相應的有效成分也應該達到標准。

  對於農民反映的一些經過覆土治理后的耕地“種啥啥不行”的問題,接受採訪的當地農業部門和鄉鎮有關干部均表示並不掌握該情況。

  相關企業表示,一些耕地的覆土工作沒做到位,引發村民不滿

  按照土層厚度應達到60厘米的標准,“一些耕地沒有達到復耕的條件,難怪種不好庄稼。”趙麗說。

  對此,王寶回應:“2019年前后,因為接到村民反映,我們又讓企業對不達標的耕地重新覆土。復耕工作都是由縣有關部門以及鄉鎮監管涉事企業開展。如果發現不達標的情況,也會督促企業進一步整改。”

  “隨意傾倒煤矸石的問題確實存在,屬於歷史遺留問題,當年傾倒的煤矸石都來源於新義公司。”高蘇蘇表示,新義公司應該承擔整改責任。

  對此,新義公司總經理閆利表示,按照公司規定,煤矸石處理應該運到縣域內的荒溝,填溝造地,因為公司沒有設置專門堆放煤矸石的場地。“至於村民反映2016年之前煤矸石隨意傾倒的問題,我接任總經理不久,當年情況不是很清楚。”他說。

  當年是怎樣整改的?據新義公司環境保護科科長王超介紹,公司根據縣環保局出具的環保意見書,請第三方的環保咨詢公司制定具體整改方案,之后找施工隊開展覆土等整改工作。

  “先前,一些耕地的覆土工作沒做到位,引發村民不滿。”王超說,一種情況是填溝造地后的土地不好耕種﹔另一種情況是覆土后的耕地因為刮風下雨出現土壤流失、煤矸石裸露的問題。

  未處理到位的煤矸石問題已經存在多年,為何至今仍未解決?

  作為新安縣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人,張銀環解釋道,歷史形成的舊煤矸石堆之前已經整治過,近幾年採用人工與無人機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巡查是否有新的隨意傾倒現象。

  當地干部也表示,今年3月,縣有關部門就已經接到了村民對這一問題的投訴,正在著手調查。“目前正在幾個點位打深井,從更深的地下取水樣來檢測,進一步確認地下水是否污染。另外,煤矸石堆周邊的土壤也會進一步檢測。”張銀環說,等檢測結果出來,會找地方機構和相關專家進行系統評估,按照“一堆一策”的原則對煤矸石堆開展系統修復。

  就村民關心的煤矸石可能引發的相關問題,記者咨詢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盧昌艾。他表示,煤矸石是否產生污染主要看煤矸石本身是否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煤矸石碎渣是否會造成污染以及造成多大污染,要看管理是否妥當。如果煤矸石所含的硫氧化后,變成酸性物質,會造成土壤pH值快速降低,即土壤酸化。如果降水量或灌溉量大,較為細小的煤矸石顆粒有可能滲出田地,流向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

  “煤矸石上面覆土復耕,農作物是否能正常生長,取決於覆蓋土層的厚度、肥力、質量等指標狀況,農業部門對此有相應標准。如果覆土太薄,農作物便無法正常生長。”盧昌艾說。

(責編:霍亞平、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