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信陽浉河區:葡萄架下日子甜

2025年06月26日14:57 |
小字號

陽光玫瑰身著“綠衣” 。陳笑聞攝

陽光玫瑰身著“綠衣” 。陳笑聞攝

“蒼藤蔓,架覆前檐,滿綴明珠絡索園。”6月下旬,早熟葡萄迎來了採摘期。6月24日,筆者步入位於浉河區十三裡橋鄉的嚴海採摘園,累累碩果已是壓枝低垂。

環顧四周,深紫色的藍莓葡萄,顆顆飽滿如同紫色瑪瑙,果皮上凝著薄紗般的天然白霜。一旁,陽光玫瑰葡萄苗身著青綠防護服,一串串葡萄套在防護袋裡,密匝匝地挂滿了架。

“下周,藍莓葡萄就開園嘍!”負責人陶良平從藤蔓間鑽了出來,臉上挂著汗,笑紋卻堆得很深。“后面陽光玫瑰等3、4個品種跟上,果子能一直摘到11月!”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6余畝葡萄、5余畝黃桃,正是她一家人的“甜蜜營生”。

“喏,嘗嘗!”陶良平隨手摘下幾顆藍莓葡萄遞給筆者。輕輕咬上一口,酸甜的汁水瞬間爆開,滿口生津。

“這種好味道,是‘土’法子種出來的。”陶良平蹲下身,抓起一把鬆軟的泥土,“施肥用的都是牛羊糞,一滴農藥不沾!園子裡疏果的、除草的、剪枝的,都是附近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過完年就來這兒了,一天能掙70到100塊!”

“我們這兒作為採摘園,主打的就是自己摘、自己玩兒,游客圖個新鮮、樂呵。每逢暑假旺季,帶著小朋友自駕前來體驗的人特別多。”陶良平笑道,現下藍莓葡萄一斤能賣到7元上下。僅葡萄這一項,年景好時,園子就能進賬近10萬元。

葡萄“甜了”游人,也“惦著”鄉裡人。連著好幾年,葡萄一熟透,陶良平一家准挑出百十斤最大最紫的,裝上三五筐送到光榮敬老院。“咱們靠著葡萄把日子過好了,也讓老人們甜甜嘴兒,高興高興!”陶良平笑得朴實。

近年來,浉河區秉持特色發展理念,充分結合區位優勢,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引領,深挖“土”的優勢,做足“特”的品牌,著力做大做強鄉村特色產業,引導和帶動廣大村民走上了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產業發展道路,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動能。

“我鄉已發展草莓種植3200畝、櫻桃600畝、蟠桃300畝等,各類小雜果及蔬菜種植成了富民強村的特色支柱產業。”十三裡橋鄉宣傳委員、副鄉長李一凡介紹,依托“小雜果之鄉”資源稟賦,該鄉著力推動採摘體驗、產品銷售、文化旅游、特色餐飲、電子商務等多業態發展,持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鄉村的好光景在瓜肥果碩中鋪展開來。(來源:浉河區委宣傳部 作者徐銘)

(責編:霍亞平、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