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志願填報焦慮

各地已陸續進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繼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長們又迎來了另一場無聲的“大考”。近幾年,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類提供志願填報指導的平台將公開的院校專業信息進行整合,形成數據庫,考生隻需輸入分數,選擇感興趣的城市和專業方向,就能讓AI根據自己的信息生成“志願報告”,給接下來這場“大考”做“輔導”。(據6月30日《中國青年報》)
3000多所學校,700多個專業,新的高考模式……高考志願填報被無數家庭視為“第二次高考”,面對志願填報這一問題時,考生和家長都有利用好每一分的想法。抖音直播間內連線填報志願,來自專家的高價咨詢,夸克高考志願填報系統內的長時間排隊,多種填報志願的方式足以看出考生對高考志願填報的重視程度。到底該選擇哪種方式,反映出考生和家長普遍存在的填報志願焦慮。
有目共睹的是,在AI快速迭代的今天,以海量數據為基礎,具有超高算力的AI模型能在志願填報中發揮積極作用。AI大模型能在短時間內整理出歷年志願報考信息,包括歷年同分段錄取情況、專業錄取分數、院校專業信息等,為考生提供豐富的報考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考生的選擇焦慮。
AI幫忙填志願,確實有它的優勢。給考生規劃出沖、穩、保的志願策略。這讓不少原本焦頭爛額的考生和家長鬆了一口氣,也為志願填報打開了新思路。但是AI工具不是報考的“萬能鑰匙”,與其讓AI給答案,不如考生和家長做好准備工作。考生在確定目標院校和專業時,還要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職業規劃,進行多方比對和綜合考量。
不論是AI提供的數據分析,還是專業咨詢師給出的報考建議,都需要考生和家長理性審視與選擇。志願填報並非簡單的匹配游戲,而是要結合考生對自我認知、職業規劃進行深度思考。AI所提供的技術模型方便了考生作出選擇,咨詢師的建議也能為考生提供一部分參考,但選擇的本質是對人生的規劃能力。
志願填報要做足准備,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面對填報志願這一問題,應該把眼光再放長遠一點,特別是在技術變革速度越來越快的今天,熱門與冷門專業的變化也很快。將報考決定權交到考生手中,首先就要了解他們的職業選擇與人生規劃,從而做好自己的選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