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務正當“夏” 美育成為“新頂流”

徜徉各文化空間享清涼、循著“四季村晚”體驗消夏新模式﹔到文化場館看展覽、在“芝麻官大舞台”觀演出﹔去淇河書屋聽講座、報名“市民夜校”學才藝﹔跟著大師體驗傳統技藝、參加曲藝大賽秀出自我風採﹔夜晚聽一場路邊音樂會、逛一逛文創集市……
進入暑期以來,“人文鶴壁”以800余場文化活動及更貼心的服務舉措,回應著人們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群眾生活更精彩、文化韻味更濃厚,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活力更蓬勃,滋養城市煥發出活潑有趣的獨特魅力。
“我們深度整合各方資源,圍繞‘文化+’‘以文潤城’思路,著力解決文化服務‘好不好、精不精’問題,組織引導鶴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系統開展了一系列導向正確、面向基層、覆蓋城鄉、內容生動、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7月23日,鶴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逯永紅欣慰地說,在家門口看風景品文化,是這個暑期人們熱衷的休閑新方式,“人文鶴壁”名片愈發響亮!
書香涵養城市氣質全民閱讀精彩推進
進入暑期,鶴壁市圖書館及各縣區圖書館內環境涼爽宜人,學習氛圍濃厚,加上為讀者免費提供的無線網絡及飲用水等貼心服務,各借閱區、閱覽室、自習區座無虛席。
“在風景秀麗的公園,靜靜讀本好書,實在是愜意。”鶴壁市民曹女士說,近段時間,她每天都要到桃園公園裡的淇河書屋靜享閱讀時光。
走進浚縣新鎮鎮文化站的圖書閱覽室,這裡窗明幾淨、空調送爽,安靜閱讀的村民浸潤在書香裡自得其樂。
入住位於淇濱區山水間的清溪宿·雲隱民宿,動可爬山、玩水、看美景,靜可依窗靜讀一本好書。
……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應該是一座散發著書香的城市。”逯永紅介紹,為更好推動公共閱讀服務深入城市肌理,鶴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系統以各圖書館及各類書屋為平台,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讓靜態的閱讀與動態的文化活動相結合,助推“書香鶴壁”建設,擦亮“詩畫鶴壁·北方佳城”文旅品牌。
據悉,“五一”假期以來,鶴壁市圖書館及各縣區圖書館先后開展了“淇水親子故事樂園”系列活動、親子讀書會、圖書“漂流”、傳統節日主題讀書會、讀書沙龍、“淇水謠”朗誦沙龍、少兒美術作品展、電影展播等特色活動。其中,市圖書館“鶴圖朗讀時間”系列線上活動及淇縣圖書館開展的《詩經》主題賞析活動,讓更多讀者享受“悅”讀時光的同時,更好感受鶴壁特色文化。
此外,浚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及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也通過淇河書屋、鄉(鎮、街道)文化站、村(社區)文化中心等開展了精彩紛呈的閱讀活動。
可以說,精准的送文化、送“書香”決策部署,讓鶴壁成為時時能閱讀、處處可閱讀、人人享閱讀的書香城市,也讓文化自信的基礎更加堅實。
全域聯動打造文化盛宴文化品牌多點開花
鶴壁市積極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裡”,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同時,市文廣旅局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能,聯動各縣區同步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全域聯動、城鄉覆蓋、全民參與、活動不停、精彩不斷成為今年暑期鶴壁市文化惠民服務的顯著特色。
群眾家門口的各類文藝演出成為最普惠、最廣泛的公共文化服務形式。鶴壁市文廣旅局在積極鼓勵引導“村晚”“四季村晚”機制化、常態化、品牌化開展,從政策、宣傳、資金等多方面給予扶持的同時,成功舉辦了河南省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暨鶴壁市第十五個全民藝術普及周活動,共在鶴壁市范圍組織開展了文藝演出、文藝輕騎兵下基層演出等多場展演。“芝麻官大舞台”每周開展惠民演出,經典戲曲展演一場接一場。浚縣先后舉辦2025年浚縣“四季村晚”暨“我的鄉村文化合作社——唱響村歌”才藝展、文化下鄉等各類文化活動276場。淇縣2025年“文明鄉風在基層”文藝下鄉活動目前累計演出48場,惠及群眾3.6萬余人次。淇濱區的社區文藝會演、山城區“你有才,我搭台”主題文藝演出、鶴山區“舞台藝術送基層”等活動提高了群眾文化活動的示范性、參與度,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極大豐富。
以賽為媒點燃全民參與文化活動新熱潮。鶴壁市堅持群眾唱主角,熱在基層、樂在群眾,先后舉辦了市文化館第三屆少兒藝術大賽、“我的鄉村文化合作社”才藝大賽、“咱村有戲”戲曲比賽、曲藝大賽、“我是小小故事家”故事講演比賽、匹克球賽等。這些比賽吸引了鶴壁市廣大群眾踴躍參與,比賽現場觀眾眾多,線上直播熱度飆升,成為群眾文化認同的生動實踐,讓傳統文化更加鮮活,同時加快形成了多個具有“鶴壁范兒”的公共文化服務品牌。
學藝式體驗受熱捧全民美育覆蓋全年齡段
鶴壁市文化館2025年第二期“市民夜校”開設爵士舞基礎入門、手工制作香水、烘焙、花藝、成品古典舞、架子鼓基礎入門、古箏基礎入門、視頻剪輯等特色課程。淇縣第六期“青春π”夜校開設包含傳統文化體驗、戲曲教學、手工制作等內容的10門特色課程,培訓學員1500余人次。淇濱區“市民夜校”公益課程有序推進,目前已順利開課20節,累計吸引超600人次參與,涵蓋老、中、青等群體。
鶴壁市文化館的免費藝術培訓班,開設語言藝術、器樂、書畫、舞蹈、聲樂等13門藝術類培訓課程,吸引了近500名少年兒童報名參加。該館還開設了美術、合唱、二胡、古琴等常規培訓班,每班每周2次課。
浚縣實施了“跟著大師學才藝”公益文藝培訓活動,依托文化場館及各鎮(街道)文化站,邀請文化名人、文化能人赴基層指導服務,激活鄉土文化活力。該活動目前已開展近60場,培訓內容涵蓋文化藝術、體育健身等多個領域。
淇縣舉辦的暑期青少年免費藝術培訓班,國畫、尤克裡裡、書法、黏土捏捏樂、葫蘆絲、舞蹈、少兒口才等7門課程深受歡迎。鶴山區文化館每周開展一次的廣場舞公益培訓活動邀請專業舞蹈教師加入,吸引了多個社區、鄉村的群眾報名參與。
鶴壁市還先后推出“夢歸故園——風景畫創作之路”藝術講座,以及“青春藝圖”2025年鶴壁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年展、“校園美育浸潤”鶴壁市第二十三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師生書畫作品展等展覽。
……
夏日吹來清新的“文藝風”。鶴城人民的暑期文化生活可謂“藝”彩紛呈,文化的沉澱與時尚文藝氣息在鶴城交融。不少居民表示,豐富多彩的公益培訓點亮了新技能,而多元化的課程設置,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興趣愛好的群眾的文化需求,文化消夏則成為解暑良方。
“實現精神富有,文化建設打頭陣。著力推進全民藝術普及、全民美育,讓群眾樂中思進,才能更好推動文化繁榮。”逯永紅說。
煥新文化場景路邊音樂會成現象級IP
入夏以來,為音樂奔赴一座城,成為“人文鶴壁”的新亮點。
每到周末,浚縣古城縣前街的路邊音樂會都火熱開唱。現場人群熙熙攘攘,本土音樂愛好者紛紛登上舞台,為觀眾帶來精彩紛呈的音樂表演。演出曲目涵蓋悠揚的民謠、激昂的搖滾、經典的老歌,以及動感的流行曲目。台下掌聲雷動,歡呼聲此起彼伏。
每周五、周六的晚上准時開唱的淇縣廊橋音樂會沒有門票、沒有圍欄,舞台像一塊磁石吸引著八方來客,有興趣的觀眾隨時可以上台一展歌喉,這給遠道而來的游客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
進入夏季,淇濱區3處“街頭文化角”推出“一日一主題”常態化演出,為城市夜生活注入音樂活力。每周一、周四晚,華夏南路街心花園的口琴演奏專場,將經典曲目與《詩經》改編旋律巧妙融合﹔每周二、周五晚,二支渠西側的“國風音樂角”上演葫蘆絲演奏專場,營造出詩韻悠悠的沉浸式氛圍﹔每周三、周六晚,市科技館北廣場的薩克斯演奏專場打造“時尚音樂夜”。
炎炎夏日,這些“零門票、零商業、零距離”的音樂盛宴持續升級,不斷給市民和外地游客帶來溫暖與驚喜,還蝶變為火遍全網的群眾文娛活動,成為鶴壁文旅現象級IP,吸引眾多外地游客趕來追尋詩和遠方。這也是鶴壁市創意煥新文化場景,打造主客共享新空間的生動縮影。
多彩文化奏響華美樂章。鶴壁非遺,越品越有味!今年暑期,鶴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系統不約而同地把當地最具人文特色、最有歷史底蘊的非遺,生動鮮活地呈現在大眾眼前,讓大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零距離”。
這份弘揚傳統文化、推動文化“雙創”、堅定文化自信的默契,在鶴壁市委十屆十次全會提出要堅決貫徹落實“兩高四著力”重大要求,著力推動文化繁榮的時代背景下,顯得更加有擔當、有分量。
我們有理由相信,接下來,在鶴壁,“N”種文化消夏方式可供選擇,文化體驗精細度將持續提升,文化服務覆蓋面會不斷擴大,群眾家門口的“文化幸福網”將越織越密。(來源:鶴壁市委宣傳部 作者:肖莉萍 王玉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