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靈寶:科技賦“新” 煙田增“綠”

大暑過后,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煙農們搶抓農時,忙著為煙株追肥、除草、培土、清除底腳葉……
近年來,三門峽市煙草公司靈寶市分公司緊扣綠色發展方向,深度融合生態保護與煙農增收,通過推廣綠色種植模式、強化科技賦能、升級基礎設施等舉措,讓煙田底色更綠,煙農腰包更鼓。
大麥轉“綠肥” 省錢又養地
清晨的朱陽鎮透山村,一架無人機在煙田上空平穩掠過,將粒粒飽滿的大麥種子均勻播撒在壟間。
利用無人機播種大麥種子。何朋朋攝
“去年這60畝地,就是這時候播的大麥!等麥苗長起來,翻壓到地裡漚制,就成了上好的有機肥。”正在田間勞作的煙農李建國樂呵呵地說,“去年秋后翻壓下去,不光省了不少化肥錢,關鍵把地養得真好,今年煙苗栽下去,根扎得深,葉子也厚實。這法子,省錢又養地!”
大麥掩青技術,正是靈寶煙區提升土壤質量、踐行綠色生態理念的創新實踐。
“綠肥含有多種養分和有機質,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強肥力,還能提高煙葉品質。”三門峽市煙草公司靈寶市分公司新店煙葉收購站站長何朋朋解釋道,“大麥根系能深入土壤深層吸收氮素,為煙葉生長儲備養分﹔同時抑制雜草生長,減少農藥、化肥使用,守護生態環境。”
“早年為追求產量盲目加大氮肥用量,不僅導致土壤板結,還讓煙葉品質下降。”望著晨露中舒展的翠綠煙苗,煙農任曉銳欣慰地說,“綠肥掩青技術成本低、效果好,每畝能增加土壤有機質200多公斤,化肥用量減少超20%,既改善了土壤環境,又提高了煙葉品質。”
大麥翻壓還田,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守護了耕地生態,又為煙葉優質穩產奠定了肥沃根基,生動詮釋了“藏肥於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組合拳”出擊 虫少品質優
在病虫害防治領域,靈寶煙區同樣打出了一套高效的“生態組合拳”。
午后的五畝鄉窯坡村煙田,太陽能殺虫燈靜靜矗立,黃板上粘滿飛蛾,田埂邊的萬壽菊開得正艷,共同構筑起一道生態防線。
“今年前期干旱、后期多雨,加上高溫,本是病虫害高發期,但有了這些‘高科技’,煙葉長勢格外好。”煙農趙根柱指著田埂上的性誘捕器說,“你看這誘捕器,一天能收小半瓶害虫,對煙葉的危害大大降低了。”腳下的煙株葉片肥厚油亮,完好無損。
釋放蚜繭蜂。李偉攝
在川口鎮秦家河村村,煙站技術員任海軍正帶領村民分裝蚜繭蜂卡片。“蚜繭蜂是蚜虫的天敵,每畝煙田釋放蚜繭蜂,能省下50元農藥費,還能減少兩三次噴藥。”任海軍邊指導挂放蜂卡邊說,“煙葉沒了藥斑,烤后色澤更純正,等級自然提升!”新羽化的蚜繭蜂輕盈飛入煙田,成為守護煙葉的“無形衛士”。
“以前背噴霧器打藥累斷腰,現在插黃板、挂誘捕器、放蜂卡,省工又省藥。”煙農孫新芳算起收益賬,“去年每畝農藥錢省了近百元﹔煙葉等級提高后,每公斤多賣兩塊多,10畝田就增收2000多元!”
電烤房“上崗” 守護好生態
7月20日,寺河鄉寺河村村委大院旁的電烤房群內,煙農周建民正仔細擦拭烤房內壁、檢查線路,為即將到來的煙葉烘烤做最后准備。
“這電烤房真是個寶!”周建民笑容滿面,“以前燒煤烤一爐煙,得三天三夜守著,不敢合眼﹔現在設定好程序,自動控溫,省心多了。烤出的煙葉質量更好,顏色均勻、油分足,上等煙比例大增。”他望向清新的村庄感慨,“最關鍵是綠色環保,以前燒煤時,村裡整天烏煙瘴氣,現在空氣清爽多了。”電烤房的投用,讓村庄徹底告別了沿用多年的燃煤烘烤歷史。
為推動產業規模化發展、保障效益提升和煙農穩定增收,靈寶市分公司在爭取行業資金的同時,積極對接大氣污染防治、鄉村振興等專項資金,支持各煙村建設電烤房。目前,靈寶煙區新建、改建電烤房已達2055座。
豫靈鎮上屯村的電烤房建設工地上,12座烤房正加緊施工。“去年村裡已建成20座,隨著種煙規模擴大,電烤房供不應求,今年又申請了12座。”村支書李崇高高感激地說,“多虧政府和煙草部門支持,這不僅助力了產業發展,更讓村民致富有了堅實保障。”
綠色,是現代農業的底色,更是靈寶煙區發展的鮮明標識。在這片金葉飄香的土地上,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既鼓起了煙農的錢袋子,又彰顯了低碳發展的時代趨勢,正繪就出一幅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來源:河南省煙草公司三門峽市公司 作者:武秦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