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商城縣:全力抗旱保秋

2025年07月30日17:05 |
小字號

 連日來,受持續高溫晴熱天氣影響,商城縣50余萬畝的水稻、玉米等秋糧作物在生長關鍵期遭遇炙熱“烤”驗。面對部分鄉鎮出現的旱情,全縣上下迅速行動,從科學調度水源到精准技術指導,從專項資金保障到種植戶全員動員,凝聚起抗旱保秋的強大合力。

縣主要領導多次到相關鄉鎮走訪調研,摸清土壤缺墒面積、受旱地塊分布等實情,並召開專題調度會,動態研判旱情走勢,針對性部署抗旱舉措。針對豐集、上石橋等鄉鎮渠系末端灌溉難題,縣財政擬劃撥1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打井補水,讓“望天田”也能喝上“及時水”。

汩汩清水順著渠道奔流而下。商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水源調度是抗旱工作的“生命線”。鲇魚山水庫事務中心提前謀劃,中干渠於7月8日率先開閘放水,汩汩清水順著渠道奔流而下,不僅潤澤了河鳳橋、雙椿鋪、鄢崗三鎮的廣袤土地,更兼顧了固始縣部分農田的灌溉需求﹔西干渠、東干渠也緊隨其后,分別於7月17日、19日陸續開灌。三條干渠如毛細血管般延伸至田間地頭,滋養著沿岸萬畝良田。

與此同時,鐵佛寺灌渠借力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的東風,輸水效率提升了40%,自開灌以來,已累計為上石橋等鎮輸送灌溉用水370余萬立方米。

“俺這稻葉卷得厲害,是不是還得繼續澆灌啊?”7月29日下午,豐集鎮種糧大戶李立旺站在田埂上,望著地裡微微卷曲的稻葉,焦急地向趕來的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員盧旭東詢問。盧旭東蹲下身,將墒情檢測儀插入土壤,仔細查看數據后安撫道:“墒情還沒到臨界值,現在採用‘半溝水’澆灌,傍晚再追施些尿素,既能補水又能增強抗逆性。”按照指導,李立旺當天就給120畝再生稻完成了管護,看著稻葉漸漸舒展,他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農技人員在查看水稻長勢。商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樣的場景,只是商城縣農技服務下沉一線的縮影。縣農業農村局組建3支抗旱應對工作技術服務指導組,選派12名專業技術人員分片包聯鄉鎮,帶著技術、扛著工具穿梭在田間地頭。他們不僅指導種糧大戶科學加強肥水管理,針對性提出灌溉和施肥建議,增強作物抗逆能力﹔還通過微信群、電話等渠道,及時推送《高溫干旱應對指南》等抗旱保苗預警信息,引導群眾充分利用坑塘堰壩、溝渠、機井、河道等一切可用水源和水利設施搶時灌溉。截至目前,已累計檢修機井39口,解答種植戶咨詢500余次,成為抗旱一線的“及時雨”。

此外,為防范旱情引發病虫害,商城縣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加強病虫害監測預警,抓住病害發生初期、虫害低齡期等關鍵節點,調動3支社會化服務組織力量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為秋糧生長筑牢“防護網”。

“當前正是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我們會持續加密墒情監測,備足應急水泵、水管等物資,全力把旱情影響降到最低。”商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徐孝國表示,目前全縣受旱面積已降至0.08萬畝,總體可控,全縣上下正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用一項項扎實舉措,筑牢秋糧安全防線。(來源:商城縣委宣傳部 作者:洪蘭)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