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太行深處山居蝶變

這條鑲嵌在百米絕壁上的 “長廊”,正以 “網紅打卡地” 的身份,迎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人民網 宋芳鑫攝
盛夏的南太行萬仙山,綠意漫過紅岩絕壁。輝縣南坪村“目遠山舍”民宿內,廣東游客陳阿姨與同伴品茗閑談:“我倆住了一個月,房租6000元管三餐,比城裡舒坦多了!”老人的贊嘆裡,藏著這片山地從簡陋農舍到品質康養地的轉型密碼。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南坪村村民用8年鑿通20公裡山路,串聯起11個散落在絕壁間的自然村﹔又以34年堅守,在戰火蹂躪過的荒坡上種下1.2萬多畝油鬆、側柏,造就南太行最大的人工林海。這片林海成了最珍貴的家底——1992年當地將郭亮、南坪納入風景名勝規劃,1996年全國第四屆攀岩錦標賽在此舉辦,讓深山秘境首次進入全國視野。那時的民宿只是村民順勢而為的嘗試:幾間土房配著共用衛生間,“能住就行”是最初的標准。
“全靠‘比山下低七八度’的涼爽,吸引省內游客避暑。”土生土長的村民宋輝經營民宿已20年,他的“目遠山舍”前身是12間簡陋客房,后來擴到40多間,旺季時客人要排隊用衛生間,“一晚幾十塊,還得跟別家拼價留客。”
萬仙山裡的民宿集群。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轉折始於2014年。政府接管景區后,連續舉辦國際攀岩賽事,同步硬化山路、增設觀景台、完善水電系統,基礎設施的蝶變為升級鋪就了道路。2018年,景區引入“仟那”酒店作為標杆,組織經營者參觀學習,推動農家樂從“量變”轉向“質變”。宋輝的民宿正是轉型代表:從40多間擁擠客房縮減至27間,增設公共活動區,實現衛生間干濕分離,配上中央空調與定制床品,超大落地窗讓客人推窗即可攬勝。
“當初隻想解決‘有地方住’,哪敢想現在300多元均價還天天爆滿。”他坦言,轉型初期雖遇本地客群不適,卻意外吸引了眾多省外群體。
如今的萬仙山已形成“郭亮看景、南坪住宿”的格局:郭亮村憑挂壁公路、中華影視村等IP吸引親子游,南坪村靠8000余個避暑床位成為中老年避暑勝地。像宋輝這樣完成升級的農家樂已有30余家,帶動周邊發展出200多個相關業態。宋輝更依托萬畝鬆林和1200米海拔,推出“月租3000元”的長住套餐,“以前旺季就靠夏天,現在要靠康養項目把全年變成旺季。”
這樣的轉型並非孤例。十年前在土建行業打拼的林州小伙李飛,隨妻探親時被這裡的風光吸引,毅然轉行開起民宿。“游客總嫌住宿簡陋,當天就往返。”他考察麗江、雲台山后頓悟,“景區客流再多,留不住客就是捧著金飯碗要飯。”2018年,他砸下60余萬元改造房屋:保留紅石板外牆、實木架構等鄉土元素,融入智能馬桶、乳膠床墊等現代設施,11間客房全部升級。
民宿一角。人民網記者 王佩攝
“翻修后的民宿,我給它取名叫‘水雲間’。依山而居,伴水而眠,房間設施又科技感滿滿,過夜游客大增,當年就收回裝修錢,還賺了不少。”李飛算得清楚:改造前80元的客房,升級后房型豐富,價位從200多元到1000多元都有,旺季漲價仍供不應求,回頭客超七成。“游客需求變了,不僅要住得舒服,還得有體驗感。”他每年冬季停業都外出學習,去年更加裝電梯,“哪怕三層樓,拖行李的客人也省力。”
從“住有所居”到“居有所樂”,轉型背后是經營邏輯的重構。如今的民宿裡,老木匠打造的實木家具與投影設備相映成趣,客人可點播《舉起手來》等本地拍攝的影片﹔山韭菜炒雞蛋、手工面條等農家菜配上定制茶具,單餐消費常與房費持平。“城市客人就圖這份‘土洋結合’的反差。”李飛說,“景區越來越美,服務得跟上,才能讓客人來了不想走。”
萬仙山景區管委會數據顯示,近五年來農家樂數量減少40%,民宿佔比卻從不足5%躍升至65%。南坪飯店負責人劉保平的70多個標間,每年6月起就天天滿房,“從‘能住’到‘住得好’,游客願意為品質買單了。”
轉型正延伸至全產業鏈:景區推進“非遺進民宿”,太行木雕、剪紙等手藝走進庭院﹔“太行本色”民宿聯合康養機構,推出15天、30天長租套餐,提供血壓測量、膳食調理等服務﹔郭亮村開發紅色研學、農耕體驗,讓親子游群體“留下來、玩得好”。政策紅利也持續釋放:60歲以上老人免門票,55元即可暢玩三日﹔6至8月推出避暑福利,聯合民宿推出周租、月租等折扣﹔景區配備醫護人員,《一路有劇》情景劇免費供游客觀看。“空氣好、吃得健康,晚上睡覺不用開空調。”在萬仙山住了半個多月的新鄉退休工人王先生說,這裡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
萬仙山的蝶變,是輝縣市全域旅游發展的縮影。今年上半年,輝縣接待游客1033.9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5.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4%和6.25%。生態音樂露營、沉浸式親水文化、攀岩聯賽等新業態層出不窮,鄉村康養游、紅色研學游、避暑親子游等多點開花。
從太行山區的簡陋農舍,到“網紅打卡地”般的精品民宿,萬仙山的轉型之路,見証著河南鄉村旅游從“門票經濟”到“產業經濟”的跨越,更勾勒出鄉村振興的鮮活圖景——綠水青山間,好日子正像山間的清風,越吹越甜。(尚明楨、王佩、宋芳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