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議︱“金點子”成文旅提質“金鑰匙” 河南多地提升游客體驗

文旅產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游客體驗直接關系城市形象和百姓獲得感。
河南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近日,河南多地網民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列出當地旅游發展的“問題清單”,給出文旅發展的“金點子”,從洛陽的“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到淇縣的“封神文化”挖掘,從輝縣的山水旅游開發到內黃的特色農業旅游,河南各地正不斷創新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提升服務質量。
打造文旅IP 封神文化煥新顏
“淇縣作為商朝最后一個都城,在歷史中的地位不容小覷。”有網民關注朝歌古城旅游建設,“朝歌古城需要擴建,摘星台太小了,找專業的運營團隊進行運營,擴大影響力和聚集人氣,這樣可以推動交通、住宿、餐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此外,網民還建議沿著淇河發展生態親子游,請專業的運營團隊來策劃。
淇縣文廣旅局回應,正在以“歷史場景活化+沉浸式體驗”的方式,擴大朝歌旅游文化品牌力。“我們正在整合摘星台、朝歌老街、沬水河等文旅資源,擦亮朝歌封神文旅IP。”目前,淇縣計劃在摘星台建設封神文化沉浸式體驗館,在沬水河設置畫舫打造“朝歌夜宴沬水風華”夜游項目,並調研論証朝歌古城地標建筑復建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淇縣近年來深入挖掘封神文化內涵,先后打造了紂王殿、鹿台遺址公園等景點,推出了《夢回朝歌》實景演出,讓封神文化從歷史走向現實,從書本走向體驗。
合理規劃 招商引資破難題
“天柱溝大峽谷景區還會修嗎?會不會打造成A級景區?”輝縣市南寨鎮柿園村網民關心家鄉的發展,對天柱溝景區建設進度表示關切。
據了解,輝縣市擁有豐富的山水旅游資源,八裡溝、萬仙山等景區已成為省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天柱溝大峽谷作為新開發的旅游項目,地處南太行腹地,自然風光秀麗。
中共輝縣市委收到留言后回復,天柱溝大峽谷鄉村旅游區因投資方資金短缺和規劃調整等問題,目前仍處於建設中。“南寨鎮人民政府正在積極幫助開發公司重新規劃設計方案,共同招商引資,解決開發困難,加快項目落地。”【相關留言】
助農增收 特色產業促振興
內黃縣是著名的紅棗之鄉,紅棗種植面積達21萬畝,年產量達12萬噸。近年來,該縣積極推進紅棗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已連續舉辦多屆紅棗文化旅游節,開發了紅棗採摘、紅棗加工體驗、紅棗美食等旅游產品,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
“可從文化挖掘、產品打造、設施建設等方面著手。”有網民為內黃縣千口村紅棗旅游園發展建言獻策,提出建設紅棗文化博物館、舉辦紅棗文化節、開辟採摘園等具體建議。
對此,內黃縣委、縣政府督查局回應:“您的合理化建議已被採納。”這意味著當地將圍繞紅棗這一特色產業,從文化、產品、設施、宣傳和人才等多方面發力,打造集採摘、美食、養生於一體的旅游體驗。【相關留言】
錯峰閉館 從“一刀切”到“彈性化”
“千裡迢迢趕來,卻遇上博物館閉館日,實在遺憾!”一位來自千余公裡外的游客在參觀洛陽時,遇到了大多數博物館統一周一閉館的尷尬。這位網民建議:“能否實行‘錯峰閉館’?這樣既能保障維護需要,又能讓寶貴參觀時間得到合理利用。”
據了解,洛陽正在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目前已建成各類博物館102家,初步形成了主體多元、特色鮮明的博物館體系。
洛陽市文物局對此回應稱,目前,洛陽各博物館統一周一閉館主要是為了集中進行文物維護、設備檢修及展陳調整。“我們深知這一安排可能會給部分游客帶來不便,對此深表歉意。”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在法定節假日和牡丹文化節期間取消周一閉館,並合理延長開放時間。
對於“錯峰閉館”的建議,文物局表示:“已認真記錄,將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其可行性。”
從博物館開放時間優化到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從景區開發到特色旅游培育,河南多地正將游客和網民的“金點子”轉化為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