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河南糧食總產連續8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

2025年09月09日17:10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楊曉娜攝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楊曉娜攝

人民網鄭州9月9日電 (楊曉娜)本網從河南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奮力建設農業強省專場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河南糧食總產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糧食面積穩定在1.6億畝左右,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大省,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 會上,河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表示,糧食生產是河南省的一張王牌,河南始終堅持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向科技要糧、向管護要糧、向防控要糧、向市場要糧,糧食總產連續8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今年夏糧總產750.01億斤,當前秋糧長勢穩定,奪取全年糧食穩產豐收有條件、有底氣、有信心。

“十四五”時期,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方面,河南採取了哪些舉措?

“五良”集成保安全供給。在良田上,“十四五”期間新建、改造提升高標准農田3167萬畝。在良種上,高產優質抗逆宜機收新品種得到大面積應用。在良法上,建設1500萬畝小麥、2000萬畝玉米高產示范區。在良機上,加快精量播種機、低損收獲機推廣應用,在良制上,引導發動10萬個規模糧油種植主體、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為主力軍,率先落實新品種、新技術,打造了大面積均衡增產河南模式。”河南省委農辦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曉文回答本網提問時介紹。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河南省加快推進種業振興,培育國家種業陣型企業11家,種企雁陣加速形成。培育良種繁育基地31個,小麥供種能力佔到全國的2/5,花生供種超全國1/3,生豬制種供種、牛凍精供應,均居全國第一位。

播種用北斗、打藥用無人機、灌溉用手機……農業科技支撐更加有力。河南省正在由傳統農業向智能現代農業加速轉變,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加快建設,中原農谷、周口國家農高區等農業區域創新中心已成型起勢。

當前,河南省農業生產已進入機械化主導階段,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1億千瓦、居全國第二位,擁有拖拉機312萬台、玉米收獲機10萬台、谷物聯合收割機24萬台、配套農機具726萬台。規上農機裝備企業160多家、產業規模600億元以上,洛陽現代農機裝備集群進入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行列。

為應對極端天氣,河南建成“平急”兩用區域農機服務中心832個,常態化應急服務隊742支,可用烘干設備4442台套,“河南農機雲平台”可調度農機近12萬台,農機應急服務保障能力持續增強。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預計“十四五”末,河南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將突破67%,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7%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