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河南“三秋”生產迎“雨考” 多重保障護豐收

人民網記者 辛靜
2025年09月25日08:36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9月24日,河南在歷經多日連綿陰雨之后,終於迎來久違的晴天。然而,氣象預報顯示未來仍有分散性降雨,疊加此前多輪降水,給正處於關鍵期的“三秋”生產帶來持續考驗。

作為“中原糧倉”,如何應對這場“雨考”?河南精准施策、多點發力,以農機調度為核心搶收減損,靠科技服務下沉破解種管難題,用充足倉容與資金托底保障收購。多維度舉措並行,確保當地“三秋”生產有序推進,全力守護秋糧豐收與糧倉安全。

平頂山汝州市田間,玉米收割機正在農田裡作業。宋樂義攝

農機保障:投入400萬台套農機具 力保秋糧歸倉

“62歲了,種了一輩子地,知道這雨既是‘及時雨’也是‘攔路虎’。”近日,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伍連村村民程叢甫,踩著雨后略有些泥濘的田埂查看玉米成熟情況,“大雨緩解了旱情,從現在看,秋收后種麥都不用再澆地了,可要是雨下得勤,玉米收晚了容易霉變。就盼著天氣預報裡說的‘晴天窗口’,一到時候就趕緊雇收割機下地。”

河南省氣象局數據顯示,9月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達212毫米,較常年偏多2.4倍,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黃河以南部分地區在9月22日至23日遭遇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6日至28日又有分散性降水。盡管降雨緩解了前期干旱,讓玉米、大豆等秋作物灌漿有了水分保障,但也導致局部地區土壤偏濕,病虫害風險隨之上升。

如何降低陰雨天氣對“三秋”的影響?“精准調度農機是搶收關鍵。”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省農業農村部門已提前制定“三秋”工作方案,正有序做好農機准備。“三秋”期間計劃投入各類農機具400萬台套以上,新增大中型拖拉機1.5萬台、收獲機7700台、播種機1.8萬台。

各地將成立“三秋”農機化生產工作專班,落實領導分包責任制,統籌協調油料供應、機具調度、機手培訓、安全生產等環節,確保各類農機具滿足生產需求。

為應對突發情況,河南還組建了742支農機應急服務隊和832個區域農機服務中心。一旦田間出現積水,服務隊會立即調集排澇機具清溝排水,並為機械作業開辟通道。對倒伏地塊將通過加裝扶禾裝置、低速收割等方式減少損失,嚴重倒伏地塊則組織人工搶收。

汝州市喜耕田合作社

平頂山汝州市喜耕田合作社院內,大型烘干設備正在滿負荷運轉。宋樂義攝

而在烘干環節,各地檢修保養烘干設備,確保“能開盡開”,同時推廣玉米站稈晾晒、果穗裝籠晾晒、花生倒立晾晒等實用方法,降低霉變風險。

科技護航:田間送服務 破解“三秋”種管難題

“這黃瓜長勢不錯,不過得趕緊通風,連陰雨會導致濕度驟增,且光照不足,可能引發病虫害!”9月16日,省級科技特派員張春輝站在商丘市睢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蔬菜基地的大棚裡,一邊給基地負責人指認病害隱患,一邊講解防治辦法。當天,他和縣級科技特派員劉海良、閆穎捷一起,深入農業示范園,實地指導排水作業、排查病害隱患,為農戶送去及時的技術服務。

商丘市睢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蔬菜基地裡,科技特派員與基地負責人溝通。睢縣科技局供圖

商丘市睢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蔬菜基地裡,科技特派員與基地負責人溝通。睢縣科技局供圖

在河南“三秋”生產中,技術服務始終跟著農時走。河南省農業農村部門早在秋播前就印發了5條針對性技術指導意見,從麥播技術、品種布局到病虫害防控,逐一明確要求,推動深耕整地、鎮壓保墒等技術入戶。

“種麥要杜絕‘白籽下地’,種子必須包衣,不然容易得莖基腐病、紋枯病。”18位省級小麥專家指導組的成員們,這段時間天天泡在田間,與基層農技人員聯動開展“點對點”指導,帶動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

針對多花黑麥草擴展蔓延問題,河南在重發地區統籌資金落實封閉除草措施,減輕后期防除壓力。“去年俺家麥田裡黑麥草多,農技人員告訴我今年要提前噴封閉藥,期待能看到明顯效果。”鶴壁市浚縣農民張清憲說。

此外,河南還通過“線下觀摩+網絡直播”的方式培訓農戶,講解玉米機收減損、小麥適期播種等技術,讓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民足不出戶就能學技術。

新鄉市封丘縣王村鄉韓庄村群眾在文化廣場上晾晒秋糧。羅菲攝

新鄉市封丘縣王村鄉韓庄村群眾在文化廣場上晾晒秋糧。羅菲攝

政策托底:倉容、資金備足 守護農民“錢袋子”

連續陰雨給河南秋糧收獲、晾晒帶來不少考驗,而糧食收上來后能否順利存得住、賣得好,同樣牽動著農戶的心。為了讓秋糧順利歸倉,河南早已有了“底氣”——目前全省已備足338億斤倉容、100億元資金,可滿足265億斤收購量的需求。

在市場化收購方面,河南省糧食和儲備局要求各地建立部門會商機制,引導糧企、合作社等多元主體通過訂單收購、代收代儲等方式活躍流通﹔用好10億元收購貸款信用保証基金爭取金融支持,同時對接省外深加工企業拓展市場,確保農戶種得好、賣得出、能增收。

針對中晚籼稻可能啟動的最低收購價政策,河南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聯合中儲糧優化庫點布局,實現“一市一表、一縣一圖”精准調度﹔並採取“預約+現場排隊”模式保障售糧順暢,聯合多部門制定工作清單,備足倉容、資金、人員等要素,確保“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收糧、有車運糧”。

為守護農民“錢袋子”,河南還加強市場監管,派技術員指導農戶庭院儲糧,對受損糧食精准處置,嚴防不合格糧食流入市場。同時,暢通投訴舉報熱線,聚焦售糧款支付、質價執行等環節,嚴查違規行為。

2025年河南省夏玉米成熟期預報。河南省氣象局供圖

2025年河南省夏玉米成熟期預報。河南省氣象局供圖

眼下,河南省“三秋”生產已全面鋪開。截至9月23日17時,全省秋作物已收獲2196萬畝,佔種植面積的18.6%。盡管連陰雨的考驗尚未完全結束,但河南正以全鏈條的扎實舉措,把“雨考”的挑戰轉化為保豐收的行動,穩穩守護著“中原糧倉”的底氣與成色。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賣豆腐的27歲河南姑娘憑什麼走紅
  • 鄭州:讓認知症老人樂享晚年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