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另外两大石窟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分享到
    •  
    •  
    •  
    •  
    •  

洛阳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龙门石窟将打造全国“互联网+智慧景区”标杆

    “互联网+”,是当下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亲手描绘了一幅“互联网+”的宏伟蓝图,“互联网+”行动计划被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成为新的重要顶层设计,彰显出国家层面对互联网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认可与鼓励。

龙门石窟:做智慧旅游浪潮中的“弄潮儿”

    在旅游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烦恼:为了游览一个景区,买票、检票用掉了大半天的时间;游客众多,以至于导游的讲解听不清;还没有观赏完这个景点,导游就已经带着其他游客前往下一个景点了。不过,如今这些问题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都将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迎刃而解。

高清大图

  •  
  •  
  •  

龙门石窟:做中国旅游转型升级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龙门石窟因独特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价值,天然担负起彰显洛阳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现实责任,也是洛阳打造文化示范区的主要载体,还是河南实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依托。

龙门石窟成“互联网+”先行者 将可微信购票

     微信一键购票、手机扫码入园、摇一摇语音导游、智能地图导航……这些优质的服务在不久之后都能在龙门石窟景区得到实现。每一位龙门游客都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智慧旅游的受益者。通过“互联网+龙门石窟”的创新融合,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将在龙门石窟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主要景观

留言栏目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