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据分析,32名溺水人员中,87%是未成年人,10岁及其以下的占12%,11-17岁的占75%。其中,年龄最小的是江西抚州一名8岁的小学生。据统计,占比最大的溺水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初中生或高中生,事发在中考或高考前后,以及学校放假时。也有一起是发生在周日下午返校途中。32名溺水人员中,男生居大多数,但也有19%是女生。
据统计,在32名溺水人员中,91%的人溺水后身亡,6%的人失踪,仅有3%的人成功获救。数据显示,溺亡的未成年人几乎都是与同学结伴外出,周围没有成年人的陪同或看护,且下水游泳时未配备救生设施。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溺水,生还的可能性很小。
教育界更多的受访者认为:假期孩子的安全应由家长监管。
研究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律师鲁义刚认为:保护未成年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监护人等,都有相应的责任。但保护责任不等于监护责任和过错责任,监护责任是第一位的,与河湖坑塘等水体设施有关的企业、部门的防范、提醒、巡查义务和责任是第二位的。政府的责任,在于政治上的高度重视,组织上完备得力,宣传上常态、到位,追责上及时、公平、严肃。
有资料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溺水是儿童伤害的第二大死因。孩子一不小心溺水,很多人慌乱之中,常常做的一个举动是倒提着孩子进行控水,可是,您可知,这种做法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将溺水者救起后,到底需不需要控水? 呼吁:溺水急救不要再控水!
“这是因为在争分夺秒的急救过程中,肺部进水的危害性不大,更重要的是要恢复孩子的呼吸。”兰超说,控水法,如倒背、腹部冲击等其实并不能施救溺水者,控水只会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死亡率。对于溺水后心脏骤停,争分夺秒的心肺复苏是唯一有效的急救方式。
日前,一则“南阳一孩子捡贝壳当母亲节礼物溺亡”的消息引爆网络。近半个月来,该市已经有5名学生相继溺水身亡。据报道显示,溺水,已是孩子的“头号杀手”。随着夏季的到来,学生涉水、游泳行为增多,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