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专题

嵩县“龙头”挑起扶贫“大梁”


  68岁的老何人如其名,是个种地打粮的老把式,即使后来种大粮单产效益低,靠着勤劳肯干,他家的日子也过得去。变故发生在十年前,何存粮的老伴儿患了脑瘤,家里花了个“底儿朝天”。为照顾老伴和孙子孙女,老何和儿子放弃外出打工,只能在附近干点零活,渐渐入不敷出,2016年,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在享受了“光伏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一系列帮扶政策后,何存粮总有个念想,要靠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

2017年年初,在驻村干部的鼓励下,何存粮在种了几十年的小麦地里,试着种了5亩艾草,当年即获得丰收。“一亩艾顶三亩麦”的高收益让老何信心倍增,今年,他 【详细】

嵩县精准监督执纪护航脱贫攻坚


  “这件事主要是我们村“三委”班子对惠农政策的理解和学习不够,没有想到这是违规违纪,从而做了错事······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吸取教训,加强学习,严格执行扶贫政策。”近日,嵩县白河镇大青村原党支部书记刘某在个人检查中这样写道。

  2012年,嵩县扶贫办给白河镇大青村拨付食用菌种植款和技术培训费,经村委集体研究决定将该款项除分给群众外,剩余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2018年4月,嵩县纪委监察委在对全县扶贫工作监督执纪问责发现了此问题,分别给予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副主任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分别给予时任村委会计、监委会主任党内警告处分。 【详细】

嵩县易地搬迁争分夺秒


  秀丽的汝河从嵩县黄庄乡蜿蜒穿过,河南岸有一片6层小楼错落分布,是当地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汝南社区。4月18日,安置点三期工地上热火朝天,切钢筋、搬钢管、上水泥,80多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几天是封顶的紧要关头,施工队负责人刘勇不敢掉以轻心,从早到晚都在工地上盯着。“天气预报说周末有大雨,我们得争分夺秒赶进度,保证6月份如期交工。”他说。

  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我省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110个贫困村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深度贫困村就有54个,其中大多是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的深石山区,易地扶贫搬迁,正是破解当地“困局”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详细】

  • 夯实党建力量 助推脱贫攻坚

夯实党建力量 助推脱贫攻坚

河南嵩县何村乡:夯实党建力量 助推脱贫攻坚


  这是一个豫西乡村的振兴实践,或许也是当下中国筑牢基层组织、全面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

毗邻河南嵩县县城的何村乡,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172个村民组,7035户3.2万人,总面积94平方公里,属深山丘陵区,呈三川四岭分布,群众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如何夯实脱贫攻坚的党建力量?易地扶贫搬迁如何“搬得出、稳得住”?农村流动党员如何管理?

宏大的举国命题前,何村乡的探索在微观层面给出了些许答案。 【详细】

河南嵩县:脱贫户生活 “甜如蜜”


  人民网洛阳7月23日电(朱佩娴、霍亚平)河南洛阳嵩县三合村的贫困户张嵩现,由于腿有残疾,过去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脱贫对他来说是个难题。

去年5月,张嵩现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山下免费分到了一套新房,并且在村里的帮助下扩大了养蜂事业,深山里采出的野生蜂蜜散发着独特的清香,自然是供不应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样的好日子张嵩现之前想都不敢想,“人勤劳,蜂勤酿,搬新房,娶新娘。写得真好!”摘掉穷帽的张嵩现脸上乐开了花,空气里也充满了蜜的味道,就像张嵩现如今的日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