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位于豫北平原,与濮阳、延津、浚县、长垣、封丘、内黄接壤。县城道口镇南距郑州市130公里,北距安阳市70公里,东北距濮阳市53公里,西南距新乡市70公里,西北距鹤壁新市区25公里。全县面积1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21万亩。 气 候:气候湿润,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时,无霜期201天,适宜 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红薯等农作物生长。
道口镇位于河南省滑县西北部的卫河之滨,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5个社区,共有居民8.6万余人,是滑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2014年,道口镇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保护范围面积136.5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19.7公顷。 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从道口古镇曲穿而过,保护区内保存有原生态的古河道、古码头、古城墙、古庙宇、古民居、古商号等丰富的历史遗存,共有各类历史建筑2000多间,见证了大运河的千年繁华。除了众多古迹,道口古镇更有名扬四海飘香300余年的老味道:被誉为“中州名馐”的道口烧鸡。
河南滑县的历史概况
滑县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于“滑”,盖因滑台城而得名。《重修滑县志》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元和志》云:“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水经注》曰:“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秦汉之时,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东郡。隋至明初,滑县称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白马县入滑州。七年降滑州为滑县。清雍正三年,滑县改属河南卫辉府。中华民国3年(1914年),裁并府、州,滑县隶属豫北道。17年,改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划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县政府自万集村迁至道口镇,隶属平原省濮阳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县复归河南省,仍属濮阳专区。1986年2月,改属安阳市,2014年属河南省直管。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近日,滑县老年大学顺利完成提档升级,升级后的老年大学不仅优化了教学环境,还新增了多项课程和智能化设施,进一步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目前,学校开设了音乐、舞蹈、模特秀、书法、绘画、戏曲6个专业班,各班每周安排1-3节课,每课时2小时,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学员总数达224人,学员出勤率稳定在90%以上。”滑县老年大学教学管理负责人巫国栋说。 近年来,滑县高度重视老年教育服务工作,秉持“老有所学、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服务社会”的理念,通过夯实“硬件”,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升级“软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等措施……
公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枢纽,也关系着每个人的出行安全,道路提升是民生之基,发展之脉。连日来,滑县紧盯养护会战目标任务,牢牢把握施工黄金期,多措并举推进路面提升改造,切实筑牢公路安全屏障,打造安全、舒适的公路通行环境。截至目前,省道505基层累计挖补面层11007平方米、基层4039平方米。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加强道路养护管理,积极谋划,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切实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和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将公路网络打造成助力县域经济腾飞的坚实纽带。”滑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尚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