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开封顺河回族区:让国家级非遗项目撂石锁焕发新活力

2023年12月20日10:48 |
小字号

近年来,开封市顺河回族区积极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传承工作,让国家级非遗项目撂石锁焕发出新活力。目前,该区在全市设立了6个撂石锁培训基地,并把该项目纳入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程,在校园传承发展。 

近日,在东大寺内的撂石锁训练场,在运动员头、拳、掌及肘的相互配合下,三五十斤重的石锁在空中翻飞,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看似轻巧,实则惊险刺激。 

据了解,撂石锁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功力项目,产生于唐宋时期,长期在开封回族群众中流传。最开始人们用它来提高身体素质,是习武必备的器材。石锁按大小分两种,大石锁重六十至一百斤,小石锁重二十至五十斤。小石锁主要用来表演花样,大石锁用来锻炼力气。石锁虽构造简单,撂石锁的手法却丰富多样,不仅能锻炼力量,还能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性。2011年6月23日,撂石锁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10月下旬,在登封少林寺举办的河南省首届传统武术文化展演活动中,来自开封市顺河回族区的传统体育竞技类非遗项目“撂石锁”一出场,便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精彩演绎让人叹为观止,直呼过瘾。展演过程中,石锁上下翻飞、左右旋转,展现了顺河武术人的匠心精神;撂石锁运动员各展其能,尽情挥洒热情,展现出新时代武术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最终,撂石锁在河南省首届传统武术文化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集体项目奖”,也是代表开封市参加的唯一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撂石锁传承人郭宝光说道:“石锁在空中翻飞旋转,观众看着觉得很轻,但一拎才知道,每个石锁真材实料,都有三五十斤重。要想达到‘轻’‘飘’,那就必须‘巧’,做到发力顺达,巧借石锁本身翻转的惯性,在哪个位置发力、在什么角度接锁,顺着它的劲儿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 

多年来,撂石锁历代传承人不断在各级各类武术大赛和展演活动中展示传统武术的魅力和传承者的风采,获得了不少荣誉。撂石锁运动员表示:“希望能够将撂石锁技艺发扬光大,让撂石锁技艺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一种选择,从而推动撂石锁技艺代代传承!”(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委网信办 张静)

(责编:于思远、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河南鹿邑:红火日子“刷”出来
  • 助力乡村振兴 唐三彩焕发新光彩
  • “西峡香菇”飘香“一带一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