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河南兰考发展民族乐器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悠远琴音 富民润心(文化产业赋能乡村)

本报记者 李晓晴
2023年05月30日07:5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悠远琴音 富民润心(文化产业赋能乡村)

  徐场村的墙绘。

  新华社记者 张 铖摄

  走进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村落里回荡着悠扬琴音。

  家住村口附近的村民徐亚冲正在给一把古琴试音。他是一名古琴斫琴师,戴着拇指刨,附耳听音:“调音最难的是做到出音整体均衡、匀称,需要反复试验,十分考验耐心。”

  聊起自己的经历,徐亚冲放下琴,走到院子里泡桐树旁说:“古琴改变了我。”

  当年焦裕禄书记带领兰考群众为防风固沙栽下的泡桐长成后,当地人发现泡桐木是制作古筝、琵琶、阮等乐器音板的绝佳材料。上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便开始用泡桐木材制作乐器。但那时村民只会做琴,几乎没人会演奏。

  “小时候,我跟着我爸去外地卖琴,别人一听是兰考产的,大都摆手拒绝,‘你们连弹都不会,怎么可能做得出好琴?’”徐亚冲回忆道。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曲琴音,让徐亚冲深深着迷。2010年,他前往江苏扬州学习古琴制作技艺,3年后学成回乡,便一头扎进了制作间。

  “那时候,乐器市场行情不错,村里一个人一个月能做上百张琴,但我决定要花更多时间做一把琴。”面对父亲与村民的不理解,徐亚冲顶住压力,为了研究木头发音特性甚至好几个月都不出门。

  2013年,徐亚冲终于从简陋的工坊里抱出了一把倾注无数心血的琴。这把古琴赢得了市场认可。如今,他创立了琴坊,制作的古琴不仅在国内打响了知名度,还远销海外。

  “今年我准备改造升级生产厂房,扩大生产规模,继续提升古琴品质。”徐亚冲指着泡桐树后头的工坊说。

  2022年,兰考被评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全县民族乐器产业产值达30亿元,1.8万余人吃上“乐器”饭,奏响了民族乐器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精彩乐章。

  入夜,坐落于堌阳镇音乐小镇上的善斫琴社二层小楼,不时有琴音传出。琴社主人徐冰正在进行一场古琴直播:“这是王维诗中提到的乐器。”

  徐冰在苏州念完书后便留在了当地工作,“从来没想过回家从事古琴相关行业。”然而接触了一阵子古琴后,徐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从2013年开始学琴,不到两年时间,我就决定把传承与弘扬古琴文化当作我的事业。”

  在古琴前,一坐就是10年。徐冰学过企业管理,见过不少新兴商业形态,在音乐小镇上开的这家琴社便是产教融合的尝试:既做古琴定制,又做古琴教学。“一年不到,已经收了300多名学生。还有学生特地从外地赶来。”徐冰说。

  不管是在线下开琴社,还是在线上做直播,都是希望带动更多人了解古琴、走近古琴。“接下来我会多学些自媒体知识,传播好古琴文化。”徐冰说。

  从制琴到学琴,从懂琴到爱琴,悠远琴音在兰考各个民族乐器制作村响起。在音乐小镇,兰考县政府聘请古筝、琵琶等乐器的专业老师为商户们讲授乐理知识;在乡村校园,孩子们能近距离向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请教古琴演奏;还有形式多样的音乐普及活动……古琴、古筝,浸润日常,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古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出的独特魅力。这魅力,正吸引着兰考一代代人走上从事民族乐器行业的广阔道路。

  制图:张芳曼

(责编:黄莎、杨晓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河南荥阳:千亩樱花开 满目春色美
  • 河南内乡:万亩山茱萸花开金灿灿
  • 各路“民间高手”高燃合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