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河南镇平:麦香四溢话丰年

2024年05月28日16:21 |
小字号

眼下,河南省镇平县的广大农村麦浪滚滚,金黄灿烂,一派丰收景象。5月23日,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里,闻着淡淡的麦香,该县郭庄乡种粮大户孙昌义有股说不出的高兴劲儿,麦浪随风舞动,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不见镰刀舞,只闻机器声。在郭庄乡团西村,三台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驰骋。不多大工夫,只听“哗”的一声,饱满的麦粒流向在旁边“等待多时”的拖拉机。孙昌义介绍,他的600多亩小麦全部是“泛麦8号”“存麦21”等优质品种,麦收前一个月就被面粉企业订单收购。

耕种希望,收获美好。近几年,镇平县加大高标准良田建设力度,改革种田、管理和经营方式,确保粮稳、农富。该县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将“种庄稼”这种“粗放型、传统型”向“集约型、智慧型”转型,让农民种地也用上新农机,尝到丰收的喜悦。

如何变“望天田”为“致富田”?以前,种地都是靠天吃饭,遇上旱年,忙一季算是白瞎了”说起种地的往事,孙昌义不住地摇头。“优质小麦就能卖出优价,强筋、弱筋咱都有。”孙昌义底气十足,“我们和粮食加工企业有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没有后顾之忧,今年小麦丰产丰收,这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呀!”

丰产丰收是保障,小麦收割后如何存储是个大课题。郭庄乡利用上级项目资金建设烘干仓库一体化设施,该设施可日烘干粮食200吨,仓储粮食3000吨。乡政府将设备托管给专业合作社,提供“套餐式”农业专业服务的合作社成了群众眼里的“田保姆”,让种地越来越便利。

当下,在镇平县有越来越多“田保姆”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他们有专业技术、先进装备,只需农民“点菜”或“包席”,就可提供半托管、全托管的“保姆式服务”。实现了“田保姆”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不仅让农户省心省力,更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中,激发土地产出潜能。

如何做实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镇平县成立加强型工作专班。抓住用好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机遇,出台《镇平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建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实行动态监测管理,组织示范创建。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40家、培育家庭农场2541家。创建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11家、县级服务组织21家。

同时,镇平将全县200多名科技人员直接配置到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供品种推广、农机装备等保姆式服务,有效提高农业服务针对性。

在种好粮、产好粮的基础上,如何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位于镇平县的想念食品做了有益的尝试。从“一把面”到“一碗面”再到“一顿饭”以全产业链服务居家生活为追求,以全生命周期陪伴和全产业链呵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想念食品想念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党组织和科技创新为引领,政府为主导,龙头加工企业为带动,金融机构助力,科研机构及大中专院校协同,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着力构建智慧农业生产模式,打造产业闭环系统。目前,该公司可实现仓储能力达22万吨,年加工小麦50万吨,年加工挂面30万吨,年转化粮食可达100万吨的加工规模。

延伸产业链条,实施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加快生产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做优面制品。2022年3月以许为钢院士团队为主导的河南省优质小麦育种“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以茹振钢和屈凌波为代表的“中原学者工作”站落户镇平想念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研发部门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研究、开发了杂粮飘香系列、异型面系列、有机面系列、轻烹饪系列等5大系列,400多个单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365天,天天不同的想念”。

夏日的阳光洒下,广袤田野铺满金黄。滚滚的麦浪呈现出丰收的喜悦,希望的田野上奏响快乐的乐章。科技让农业生产更“智慧”,乡村振兴行稳致远。(南阳市镇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谭亚廷)

(责编:霍亚平、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逾百件山西出土文物亮相郑州
  • 河南省科技馆举办航天系列科普活动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考古人话殷墟新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