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安阳:“民生温度”提升“幸福指数”

2024年05月29日10:21 |
小字号

 宜居优居 幸福安居

“我办理了‘人才服务一卡通’,住进了位于中华路北段的无人机产业园人才公寓。人才公寓不仅为我提供了舒适满意的居住环境,还节省了我的租房费用,减轻了生活压力。”5月27日,中复连众(安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工艺装备部工艺工程师曹帅康表示,公寓房间布局合理、通透明亮,空调、热水器等家电配置齐全,还有健身房、洗衣房、休闲读书区等公区配置。

住房事关民生福祉,彰显着城市的温度,承载着市民群众的宜居梦想。

“安居才能乐业,居安方能心安。棚户区改造事关群众安居乐业,实现‘出棚进楼’,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居住条件,更回应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月27日,在位于朝阳路的大市庄村安置房小区,张阿姨表示。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走进染料厂家属院,映入眼帘的是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改造后的小区旧貌换新颜,让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直线上升。

“小区道路硬化了,下水管道通畅了,整体环境更美了!”5月27日,谈及小区改造后的变化,洹北街道染料厂家属院居民郭虎成难掩喜悦,“希望政府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使社区更安全、更宜居,为居民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让更多市民不但‘有房住’而且‘住得好’,在这座城市有情感归属的认同、梦想成真的机会、幸福美好的生活。”

充分就业 “职”达未来

5月24日,“公共就业”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预告信息,宣传即将举办一场校园招聘会。毕业季临近,就业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一起去看看安阳市有哪些新的就业服务活动?求职者的就业观念有什么转变?

笔者了解到,相关部门组织了很多招聘活动,还有针对女性、大学生、残疾人等群体的专场招聘会。平时,很多线上平台也会发布就业信息,为求职者或用工单位提供服务。有些招聘会现场还会开展“直播带岗”活动或提供免费的简历优化、模拟面试服务,为毕业生求职助力。今年4月,安阳首届“洹泉涌流·人才粉丝节”举办,重点介绍了安阳市的人才政策,并发布了安阳市今年将推出的“青年人才驿站”“青年人才夜校”等举措。此外,为打通校园到职场“最后一公里”,安阳市创新探索在一些高校建立大学生人才和就业创业服务站,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安择业、就业、创业、兴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大家的就业观有何变化?笔者采访了不同的群体。有人希望通过考试,找到稳定对口的工作,还有人希望尽快工作,先就业再择业。刘晨今年25岁,在校时就和同学开展过一些创业实践,毕业后不仅自己的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还帮助其他同学找到了工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工作是立足的基础,但创业是一辈子的事,我们在工作之余都会考虑创业项目。年轻人要通过不懈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与追求。”刘晨说。网友“少坤”是在校大学生,他说:“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实习平台,通过实践检测个人能力与不足。希望人才招聘会更有针对性,让更多人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工作。”“毕业生应该明确职业定位和目标,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安阳师范学院创业教研室主任李国强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更加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谋划更多适合青年创业的项目。

政务服务 便捷高效

5月20日,一对新人在文峰区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好了结婚登记。手拿大红色的结婚证,二人笑得甜蜜又幸福。“我们以为会排很长时间的队,没想到一会儿就办好了。这效率杠杠的,还不用花钱!”丈夫李先生说。顺畅快捷的办事流程,细致耐心的服务态度,温馨舒适的办事环境,为这对新人平添喜悦。

前去北关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企业开办有关事宜的李女士,在体验了“去柜台”服务后,同样获得感满满。“工作人员‘一对一’为我进行讲解和演示,3个小时,我就顺利完成了营业执照、印章刻制、税务登记、社保医保登记、公积金单位缴存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企业开办‘全链条’业务。”5月26日,回忆起当时的过程,李女士满意地说。

北关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窗口,工作人员“一对一”为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负责人讲解和演示办理流程

“真好!”“真快!”“真方便!”这三句话,是近年安阳市群众、企业对政务服务的普遍评价。

近年来,安阳市各区通过整合事项、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去柜台”服务等举措,进一步压缩企业、群众办事时限,打造了速度更快、流程更优、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更好的政务服务环境。现在,“一件事、一门进、一窗办、一次办”已成为安阳市各区政务服务的标配。值得一提的是,各区还根据实际情况,为高龄、重病、残疾等行动不便人群定向开展了远程服务、上门代办服务和预约服务等多元化、个性化,贴心、暖心的高质量服务,深受群众好评。

群众满意就是目标和动力。安阳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广泛听取企业和群众的意见与诉求,结合上级政策,持续加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使企业、群众办事用时更短,成本更低。

便民就医 服务上新

“在手机上提前预约挂号,到医院不用排队,看病真是越来越方便了。”5月26日,市民李爱芹带孩子就医,体验到便捷的服务后感慨地说。

如今,到医院就医,不仅流程更加优化,一些医院还配备了一站式自助服务终端,患者在线上操作,可实现预约挂号、门诊缴费、查报告单以及住院服务、便民服务等。

就医服务不断优化、智能设施不断“上新”,让群众少跑腿、就医更便捷。但是,要让群众看上病、看好病、少跑腿、少花钱,让群众的就医体验更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安阳市一直在努力。

据了解,市卫健部门将实施新一轮基层服务能力提质提效行动,建设9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推动52所薄弱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设备配备、服务能力全面达标。将推进新一轮医疗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建设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提升2个省级中医诊疗中心水平。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群众看到了希望。网友“欣欣”说:“前段时间,省、市的医疗团队到我们县,我趁机带父亲看了看病。专家的水平很高,平时我们在村里很难遇到。希望这些医疗专家多到基层出诊,让农村的群众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也希望乡村卫生室的就医条件越来越好,群众在家门口就医更方便。”

社会养老 智慧升级

宽敞明亮的文体娱乐室、干净卫生的食堂、功能齐全的康复训练室……在曙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齐全的硬件设施、周到的养老服务深受老年人喜爱。

“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这里,大家有聊不完的话题。”5月27日,谈及现在的生活,住在曙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张云芹老人竖起大拇指,“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老年人目前主流的养老方式,可以让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笔者了解到,养老服务中心根据社区居家养老人员居住分散、健康动态难监测等特点,大力推广智能化助餐、助穿、助浴、助行等服务产品,加速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便捷化融合,通过服务产品的科技创新,降低居家养老使用智慧设备的支付成本,使其大众化、生活化。

“有啥头疼脑热的,俺一摁这个按钮,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医生立刻能收到信号,很快就上门来了。”在北关区灯塔路街道轻机南社区,提及街道打造的智慧养老“云关爱”平台,张宝琴老人赞不绝口。

灯塔路街道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关注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等群体,聚焦“智慧养老”,推动医疗护理服务逐渐向社区、家庭延伸和辐射。

张宝琴表示:“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构建智能化康养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积极发挥院校培养人才的渠道作用,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认证制度,助推智慧养老工作走上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的良性发展道路。”

教育提质 就近入学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民族未来。最近,安阳市一些学校陆续发布秋季招生计划。为满足孩子入学需求,安阳市有哪些好的方法,家长对孩子入学还有哪些期盼?5月27日,笔者展开了采访。

前些天,文峰区教育局发布招生红色预警,公布了辖区内招生压力较大、学位严重不足的学校名单,提醒市民,红色预警学校继续实行“六年一学位”招生政策,请提前做好谋划,合理安排。学校的招生信息、电话及各主管教育部门电话,一目了然。在市教育局官方网站,此类服务信息还有很多。市民黄女士说:“官方网站发布的招生信息更权威,公开相关部门的联系电话,群众咨询也更方便。”

今年2月,安阳市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产生,其中“继续实施基础教育设施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提出,要实施中小学建设项目9个,年底前教学楼主体完工,建成后可新增学位8000个。新建与改扩建学校是解决“入学难”“大班额”等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阳市陆续新建或扩建了一些学校,更好地满足了孩子就地就近入学的需求。

此外,笔者采访了解到,针对不同群体,安阳市有不同的服务政策,如对“洹才涌流”引进人才子女的招生入学方案,对残疾儿童少年落实“一人一案”确保应入尽入,对试点村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等。

网友“陈芳”认为,此前,一些私立学校收费统一降价,让更多家庭得到实惠,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今后希望出台更多人性化的政策。“除增加学位外,还应想方设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让更多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好学。”市民焦先生表示。

托育无忧 家长安心

早上8时,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位于安阳市中华路的某托育机构陆续迎来了小朋友和家长。2岁9个月的睿睿将在这里、在托育老师的陪伴下,度过一上午的时光。“我和孩子爸爸工作忙,把孩子送到托育班,着实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同时,专业机构开设的托班,从各方面充分考虑到了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独特需求,具有活动场地大、活动内容丰富、教师相对专业等优势,更利于孩子成长。”睿睿妈妈说。

谁来照看0岁至3岁的孩子,是令不少双职工家庭头疼的问题。近年来,安阳市积极构建0岁至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多样性需求。数据显示,2023年,安阳市新增托位数6429个,总托位数达到16565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2022年的1.6个提高到2.91个。

市民刘女士有一个1岁多的小女儿,平日里,她与许多新手爸爸妈妈一样,十分关注与“托育”相关的新闻、话题。刘女士说:“当前,婴幼儿托育是很多家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前些日子看新闻报道了安阳市召开‘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能力’新闻发布会一事。报道上称,今年,安阳市将支持公立幼儿园开设托班服务;将依托公立医院开展普惠托育服务;将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将扩大托育服务人才要素供给;将推动托育机构规范健康发展。这里面的每一条、每一项,都是我们心之所向。希望能早日见效,让我们的婴幼儿既有的‘托’,又‘托’得好。”(安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李庆龄 高倩 邓娴 王嘉晨)

(责编:辛静、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逾百件山西出土文物亮相郑州
  • 河南省科技馆举办航天系列科普活动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考古人话殷墟新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