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中部链出彩 并肩共崛起

孙静 李筱晗
2024年06月01日08:55 | 来源:河南日报
小字号

  卢森堡货航货机。本报资料图片

  繁忙的周口港码头。本报资料图片

  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安徽馆展出的先进制造产品。安徽日报记者 李博 摄

  山西孝义市鹏飞集团年产2万吨焦炉尾气制高纯氢项目一角。刘亮亮 摄

  南昌高新区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生产设备。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兆恺 摄

  在湖北省汉川市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查看产品质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①从郑州圃田站开出的中欧班列列车。本报资料图片  ②中石化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新区。李翼骏 彭展 摄(制图/单莉伟)

  核心提示

  中部崛起同携手,产业合作唱主角。

  5月31日,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首日,中部六省纷纷拿出压箱“绝活”。

  山西牵头新能源产业链,安徽牵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江西牵头电子信息产业链,湖北牵头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河南牵头中部枢纽经济建设,湖南牵头现代石化产业链——紧扣国家对中部地区的“三基地一枢纽”(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战略定位,六省强强牵手。

  此次博览会首次采取六省大联合模式,围绕“招牌”产业链联合招商,六场特色产业链推介对接活动,每场由一省牵头、五省配合,释放强大吸引力。

  山西,全国唯一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按下能源产业转型“快进键”;

  安徽,以汽车为首位产业,正在新能源汽车的新赛道上加速发力、一路疾驰;

  江西,重点布局电子信息产业,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跻身全国第四;

  河南,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并进,壮大枢纽偏好型产业;

  湖北,铺就新材料产业提速快跑的新赛道,共谋新材料产业链稳链固链强链;

  湖南,锚定国内领先的先进化工材料产业基地目标,现代石化产业向高端新材料链条延伸……

  产业是根基。中部地区兼具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创新要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中部力量。

  合作是关键词。紧抓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中部地区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诚邀大家共享中部地区发展的新机遇。

  河南

  中部大通道 共谋大发展

  □本报记者 孙静 李筱晗

  京东集团、新加坡丰树集团、菜鸟集团等国内外物流行业翘楚齐聚一堂;初步达成合作项目46个,总金额403.5亿元……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5月31日河南省在湖南长沙举办的中部地区枢纽经济建设对接会收获满满。

  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在3月20日举行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中部六省做大做强枢纽经济谋划了新蓝图。

  枢纽经济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在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用越发明显。近年来,河南着力打造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形成了覆盖全国4亿人口的“2小时经济圈”;中欧班列联通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郑州机场全货机航线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周口中心港等6个现代化内河港口加快建设,通达全球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2023年,河南社会物流总额达18.7万亿元,稳居中部六省首位。

  如何进一步联动六省资源,构建更为稳定、安全、可控的国际供应链,全方位提升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竞争力?对接会上,豫湘两地政府、企业代表纷纷自我推介、寻求合作。

  “当前,河南正实施物流拉动打造枢纽经济优势行动,期待与各方携手,在提升交通优势、壮大枢纽偏好型产业、商文旅体展等领域精准合作。”省商务厅厅长王振利说。聚焦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新兴临港产业集群,周口市政府副市长梁建松现场发布13个重点招商项目。郑州航空港区、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湖南怀化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等也各自拿出优惠政策、亮出创新“绝活”,寻求合作新空间。

  六省巨大的通道优势吸引投资者“逐鹿中原”。对接会上,郑州市温控供应链产业基地、开封市现代综合型商贸物流产业园、周口市临港木材分拨仓储物流中心等8个项目作为代表上台签约。

  “在周口港投资建设分拨中心,能将我们在中部地区的物流成本降低一半以上。”手持新鲜出炉的签约“大红本”,青岛丰联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原笑容满面。他介绍,此次公司与周口临港开发区达成合作,投资3亿元在周口中心港建设木材分拨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建成后,公司运往内陆的进口木材将从原先的“海转公”改为全程水路直达周口港,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将极大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周口而言,这一合作同样具有特殊意义,“周口港将打通‘木材入豫’新通道,进一步完善港口大宗货物运输种类、丰富临港经济产业链。”周口临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于杰说。

  从“埋头发展”到“协作共赢”,聚焦大枢纽、大通道、大产业,中部六省正加快推动跨区域合作,探索构建物流新通道,打造枢纽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安徽

  “汽”心协力 合作共赢

  □安徽日报记者 彭园园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中部地区加速聚集,从电池、电机、电控到整车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5月31日下午,在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安徽省牵头举办中部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暨投资安徽行(长沙)推介会。会上展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市场推广等领域一流成果,也为中部地区开放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交流平台。

  汽车“皖军”加速发力,正在新能源汽车的新赛道上疾驰。安徽以汽车为首位产业,组建了省委书记、省长担任组长的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颁布全国首个省级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组建运营总规模180亿元的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主题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目前,安徽集聚了奇瑞、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等7家整车龙头企业,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竞争力。2023年,全省汽车产量249.1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四。今年前4个月,安徽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分别同比增长47.7%、65%。

  “面向未来,行业整合换挡提速,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迎来关键节点。”安徽省汽车办副主任刘文峰在推介会上介绍,安徽紧盯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趋势,统筹布局,规划到2025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生态全面建成。到2027年,打造2—3家全球一流汽车整车企业和世界级汽车自主品牌,汇聚一批位居行业前列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建成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汽车强省。

  “锂”被誉为新能源时代的“白色石油”,江西宜春以其独特的锂云母资源独树一帜,锂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40%。宜春市副市长严旭辉在推介会上表示,安徽被誉为“新能源汽车之都”,这与江西特别是宜春“打造成世界级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两地在资源共享、技术融合、产业互补上有着巨大合作空间,希望两地企业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推介会上,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商协会代表共谋汽车产业链发展,现场签约25个项目,投资总额289.7亿元,涉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制造、化工、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

  “合作”,是这场对接会的高频词,也是解读这场对接会的关键词。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中部地区勇担使命,共同谱写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美好未来。

  山西

  壮大新能源 擦亮新名片

  □山西日报记者 闫杰

  再赴中部博览会之约,你会记住怎样的山西?

  5月31日,随着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作为本届博览会同日举办的6场产业链招商推介会之一,当日下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商务厅、山西省投资促进局承办的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链推介对接会举办。

  这是属于山西新能源产业链的高光时刻。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山西新能源产业链重点企业负责人围绕发展规划、产品技术、优质项目等真诚介绍。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临汾市政府等相关负责人围绕产业布局、发展优势等倾情推介。

  新能源,正在成为山西新名片。放眼三晋,光伏电站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田野之间。风电场在群山之巅舞动风叶,捕捉自然的力量,为山西注入绿色动力。这些新能源项目不仅为山西带来了清洁能源,更展现了山西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同时,山西还积极培育氢能、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等产业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持续加快。

  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作为全国唯一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山西按下能源产业转型“快进键”。能源供给水平全面提高,外送绿电位居全国第一。着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氢能、光伏制造、风电装备等产业链营收增速显著。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19兆瓦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刷新了全球最大单机容量的纪录。太重集团的16兆瓦风电齿轮箱试验台,目前处于行业一流水平。美锦能源作为国内氢能的头部企业,已经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创新动力强劲,山西目前在能源领域布局建设了6家国家级的创新平台,38家省重点实验室,3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和10家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塑造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凸显。山西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风、光、水等资源十分丰富,并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目前全省确定的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其中有6条与新能源产业有关,包括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风电装备、氢能光伏新型储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方面,钢铁企业、法兰锻件等上游原材料支撑强劲。在光伏产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制造体系。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拥有高水平的整车生产企业。在新型储能方面,拥有全国首家全工序、整链条的负极材料生产厂家。

  辽阔的黄土高原上,新能源的浪潮正在翻涌。

  江西

  电子信息 扬帆起势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兆恺

  电子信息产业是江西产业版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2023年,江西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达1.08万亿元,站稳万亿级台阶,成为继广东、江苏、浙江之后,全国第4个电子信息产业过万亿的省份。

  5月31日,以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举办为契机,江西牵头举办中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推介会,大力推介重点项目和支持政策,共同探讨合作与发展的机遇。现场签约电子信息产业项目38个。

  近年来,江西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重点培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过去以电子元器件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向“整机+电子元器件配套”双轮驱动,形成了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照明、汽车电子、虚拟现实、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等重要子产业。

  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江西先后出台《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三年行动计划》《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持续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等工作举措,11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或重点产业,县区基本实现电子信息企业全覆盖。

  一条纵贯京九江西段,串联起九江、南昌、吉安、赣州四城的电子信息产业带,舞动江西。

  建立国家硅基LED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数字融合、发光材料、信息安全三个省级科技创新联合体;半导体发光器件实现重大突破……江西抓机遇,迎挑战,不断加强创新能力,下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手棋”。今年前4个月,全省投资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链项目达781个,电子信息产业基本形成了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融通发展格局。

  “天珑自2017年落户南昌高新区以来,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公司在昌实现约2500万台智能手机出货、营收规模约183.8亿元。”深圳市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廖利平在推介会上说,南昌高新区集聚了80余家ODM上下游配套企业,天珑有90%以上的手机一级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二级零部件可实现园区内采购,预计今年将实现超3000万台整机出货。

  江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和海西经济区。近年来,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和海西经济区、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江西开展敲门招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不断推进南昌、吉安等重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中博会宣传推介江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优势和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境内外电子信息头部企业关注江西,推动更多企业与江西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江西省商务厅投资促进二处处长黄花说。

  湖北

  发力新材料 打造共赢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李朝霞

  5月31日,中部地区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合作项目对接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会上,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18个新材料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389亿元,见证了中部地区新材料产业“打通供应链,打造共赢链”的铿锵脚步。

  先进半导体于芯片产业,复合材料于航空航天产业,能源转换材料于新能源产业,生物材料于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底盘和基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傅正义表示,近30年里,我国高度重视新材料技术,持续推进新材料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果。其中,湖北的新材料产业研发优势突出,在新材料前沿科学、技术创新、产学研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希望兄弟省份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推进中部地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及中部地区发展新材料产业具备有利条件,对海外投资者具有独特吸引力。”美国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氢能业务总经理胡华利介绍,空气产品公司正在湖北推进氢能领域和工业气体项目布局,通过引入先进的液氢储运、液氢加注等技术,开展高效环保的清洁能源应用示范。

  目前,湖北正在加快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这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材料地基”。该公司期待通过在湖北的战略布局,促进中部地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让供应链变“共赢链”。

  湖北省经信厅副厅长陈琦表示,湖北区位优越、资源富集,已经铺就新材料产业提速快跑的新赛道。新材料产业将迎来发展最强“风口”。

  湖北重商亲商、环境优良,是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沃土。对接会上,湖北向中部兄弟省份发起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诚挚邀约——

  “沿着‘锂’想的脚步,打造千亿产业集群。”荆门产业推介官张晓龙用5个“最”(最大产能规模、最全产业链条、最广发展空间、最优营商环境、最好人文生态)介绍荆门锂电池产业。2012年,亿纬锂能“落子”荆门,一个双向奔赴的“百亿企业”“千亿产业”梦想由此起航。

  湖北联投集团欧洲公司商务发展部部长艾勇为“中国比利时科技园”觅伙伴。他介绍,该科技园建立了“资源整合+资源导入+服务保障”的境外科技园区新模式,已成为联通中欧科技与产业合作的“丝路虹桥”。希望借中博会东风,助力更多中部企业走出去,推进中部地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

  现代石化 大有可为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现代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基础、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民生福祉。

  5月31日,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部地区现代石化产业链招商推介会由湖南牵头举办。来自中部六省的现代石化产业链重点企业客商代表、商协会、高校专家等各界人士会聚一堂,深化中部地区产业对接合作,共话现代石化产业未来。

  中部六省石化产业基础坚实。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部六省规上石化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接近3万亿元,约占全国石化行业总量的20%。湖南岳阳、湖北武汉、江西九江、安徽安庆、河南洛阳、山西太原,形成了产业基础好、规模集约度高的石化园区和基地。

  作为本场推介会的东道主,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展现出强大吸引力。

  现代石化产业是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锚定万亿级现代石化产业集群目标,湖南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湖南现代石化产业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7个,突破“卡脖子”技术近百项。2023年,全省现代石化产业营业收入2315.4亿元,利润130.38亿元。

  从传统炼油到化工新材料,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发展方向在哪?

  “湖南现代石化产业要契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为湖南支招。她认为,目前现代石化产业呈现绿色化、智能化、功能化和高性能化四大发展趋势。湖南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基础好,汽车轻量化材料、高性能电子信息材料等需求巨大,现代石化产业将大有可为。

  推介会上,湖南各园区立足产业发展实际,谋划了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项目,诚邀中部六省共谋发展。如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发力高端聚烯烃、特种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等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未来将大力引进乙烯单体深加工、醋酸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风电叶片原料生产、塑料改性和二氧化碳捕集等项目。

  湖南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治平表示,以“油头化身材料尾”为抓手,湖南将持续推进现代石化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发展石化合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盐(氟)化工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功能涂料、农化产品等优势子产业。

  经前期洽谈,推介会现场成功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额204.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投资额164.3亿元。

(责编:尚明桢、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逾百件山西出土文物亮相郑州
  • 河南省科技馆举办航天系列科普活动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考古人话殷墟新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