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河南禹州:秸秆成了“抢手货”

2024年06月03日14:39 |
小字号

自打麦收一开始,河南省禹州市方岗镇刘屯村的大康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向朝就天天为响不停的订购麦秸秆的电话而发愁:“存不住,一点儿都存不住!100多家养殖户都在抢着要!”刘向朝无奈又兴奋。

6月1日,在方岗镇昌王村麦田里,驾驶员刘亚辉开着秸秆打捆机,沿着麦垄来来回回把收割机收割后抛下的秸秆收起、挤压、打捆,等候装车的养殖户开着三轮车等在地头,够一车了装上就走。

刘向朝说,没想到今年麦秸秆这么抢手。除了方岗镇大大小小几家养殖户争相收购外,周边顺店、火龙、鸿畅等乡镇的养殖户也纷纷提前预定、收购秸秆,动作稍慢一点儿就可能被别人“抢”跑了。

目前,刘向朝的4台打捆机日夜不停抢收,已在刘屯、昌王、和沟、方北和临近的火龙镇葛村、火山赵等村打捆抢收4000多亩麦田里1700多吨秸秆。“每捆秸秆50斤,按每捆4—4.5元来算,一亩地打800多斤秸秆,就能额外收入六、七十块钱,谁还舍得烧呢?”刘向朝仔细算了一笔秸秆账。

“秸秆收购公司为‘抢地盘’打仗,没想到养殖户买秸秆也是打仗,开机不到一周时间,就来了100多家养殖户。”刘向朝说,自己今年提前准备了2000多平方米的秸秆堆放场,谁知道一个也没用上,每天的秸秆打捆后,就被等候在地头儿的养殖户抢购一空。

该市鸿畅镇一家存栏300多头牛的养牛场,是刘向朝多年的老客户,早早预约“有多少要多少”,可刘向朝不敢答应,“好多都是老客户,要是全部给他一家了,就把大家伙儿都给得罪了,以后咋见面呢?”

看着秸秆被抢得不可开交,刘向朝只好给机器加足油,安排村口饭店的大厨把油膜、包子、豆浆、焖面、鸡蛋汤、饺子等丰盛的饭菜送到地头,还给打捆机师傅开出了每天400元的工资,尽可能地多收秸秆、收好秸秆。

“走,继续开工!”傍晚8时许,刘亚辉坐在地埂上,匆忙地扒拉一碗烩面,放下筷子擦擦嘴,拿瓶矿泉水就又钻进了打捆机的驾驶室内。(禹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康晓灿 刘艳红)

(责编:于思远、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逾百件山西出土文物亮相郑州
  • 河南省科技馆举办航天系列科普活动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考古人话殷墟新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