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鹤壁:守为民初心 促幸福养老

2024年06月17日17:07 |
小字号

 积极探索体系化支撑、网络化推进、品牌化运营、智慧化联动的“四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受到省委书记楼阳生充分肯定;

被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42个试点市之一,“智慧添翼增动能、康养创新添活力”入选民政部、财政部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优秀案例,市民政局入选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

在全省率先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全覆盖,在鹤壁市三级干部大会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绩优秀荣获市委市政府表彰,淇滨区民政局、山城区民政局和10名先进个人受到嘉奖;山城区社会救助案例《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兜底保障向幸福提质升级》被省民政厅评为2023年度河南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全省仅8个;

…………

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是鹤壁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进程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鹤壁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精准聚焦老年人身边“急难愁盼”,在顶层设计、制度建设、供给改革、质量提升等方面探索创新,从全面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到加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城市养老服务设施从无到有,逐步实现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鹤壁市养老服务体系已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鹤壁市养老服务正在从“养老”向“享老”转变。

很赞!规范服务打造幸福养老“生活圈”

周一剪指(趾)甲、周二清洁生活用品、周三整理内务、周四换洗床上用品、周五洗澡……近日,笔者来到山城区红旗街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走廊墙上整齐悬挂着老人护理记事栏、护理人员岗位要求及行为规范、入住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等,就连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护理注意事项都被细致标注。这些信息的公开透明,透露着养老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

“做好养老服务产业,必须具备爱心、耐心,更要加倍细心、用心。”山城区红旗街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赵燕说,为让入住老人生活得更舒适,他们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如楼梯进行防滑处理、洗手池前张贴“洗手七步法”等。目前,他们还为周边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上门服务。

温馨周到的照护服务、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健康规律的作息安排、其乐融融的集体活动等,都是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来这里住了一年多了,感觉很好。”在鹤山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入住的姬三丑老人说,这里一日三餐、日常起居都有人照顾,生活有滋有味。

笔者看到,这里的房间都是两人标准间,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衣帽间、阳台,老人就餐时坐的桌椅也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刚刚建成的鹤山区新华街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不仅各项适老化设施、安全消防设施完备,还统一安装了新风系统。鹤山区民政局养老股股长马明哲介绍,该区现有1个区级特困供养机构、5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

目前,鹤壁市共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31个。在率先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鹤壁市逐步构建起机构、街道、社区、居家相结合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养老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更多样、更精细、更标准、更规范。这些机构还为周边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建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的惠民便民“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山城区东一巷“一刻钟生活圈”养老公寓、淇县智慧养老管理服务平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被评为鹤壁市2024年上半年鹤壁市“一刻钟生活圈”便民优秀项目。

此外,5个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为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推进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鹤壁市还开展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目前成功申报达标四级养老机构2家,认定三级养老机构6家、二级养老机构6家、一级养老机构3家;大力开展鹤壁市优秀养老院长、养老护理员、安全员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养老从业者献身养老事业的热情;持续实施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培训计划,2022年以来培训2013人,新增养老服务技能人才1062人。

很暖!贴心关爱绘就幸福养老好时光

“日间照料中心落成后,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大家都欢天喜地的,很是热闹。”淇滨区长江路街道福兴社区的丁忠保老人说。

既要让老人老有所养,也要让老人老有所乐。淇滨区长江路街道福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有棋牌室、书画室、图书阅览室、休息室、娱乐室、康复理疗室及厨房、餐厅等场所,老人们既可以来这里健身休闲,也可以享受助餐服务。鹤壁市颐鑫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董超介绍,他们在鹤壁市运营了20多家日间照料中心,公司下属有8支老年艺术团,每月都要在各个日间照料中心举办大型文娱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他们还开设有老年大学,设置了书法、合唱、茶艺、烹饪、按摩、摄影、戏曲等课程,邀请专业讲师为老年人授课,学员1300多人。

居住在城市社区的老年人有丰富的文娱生活,一些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也有属于他们的“欢快乐章”。每逢周一、三、五、日,位于浚县小河镇小河村的夕阳红小舞台就热闹起来,村里面老年人聚集在这里,扭秧歌、敲盘鼓、拉弦唱戏。

“旁边就是我们村的农村幸福院,有阅览室、棋牌室、临时休息室,还有专门针对老人推出的幸福餐车。老年人可以来这里读书、玩牌,也可以花上一两块钱吃上一顿营养均衡、软糯可口的早餐或晚餐。”小河村村委委员马朝阳说,村里不少老年人来这儿吃过晚饭、欣赏过演出后,再散步回家。

6月5日下午4时,这里的幸福餐车后厨就已忙碌起来了。工作人员马红英、谷长红戴着围裙、帽子、口罩,熟练地揉面、拌馅儿,为晚上来此就餐的老人准备猪肉韭菜馅的热包子。一旁的大锅里,正熬着热气腾腾的小米粥。

“都是现在的政策好,才让俺这些老年人享受到了好生活。”小河村的谢金梅老人动情地说。

此外,鹤壁市还开展了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490户,提前18个月完成“十四五”期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

很炫!智慧元素构建居家养老新格局

还未步入淇县桥盟街道鹤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大门,就听到里面传出的阵阵欢笑声,几位老人正在这里玩棋牌、拉家常。

这里的日间照料中心除了为老人提供娱乐服务外,还提供助餐、理疗保健、智慧看护等服务。笔者看到,这里有专门的智慧安养产品展示区,包括紧急响应系列、健康预警系列、智慧看护系列、智慧安防系列等,用户以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为主。工作人员王树芳介绍,使用智慧安养产品的老人若遇到紧急突发情况,可随时通过产品与他们取得联系,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处理。

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淇县已开发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围绕解决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小事入手,推进人工智能养老机构、人工智能养老社区、智能家庭照护床位的建设,完成县级养老服务信息网络,提高养老服务数据治理能力、线上监管水平。目前,该平台与6家养老机构实现视频联网,入网社会老人3.78万余人。

鹤壁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于2021年年初就已建成,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5G、AI和手机App等技术手段,建设了“互联网+”养老服务、智能养老应用和养老大数据3个子平台共21个系统。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文庆介绍,该平台与县区平台联动,构建了一个全面、实时、动态的养老服务网络,可随时了解鹤壁市各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及入住老人信息等情况,还能通过云监护腕表、智能监测床垫、门磁传感器、智能拐杖、红外探测器等智能养老产品实现对居家老人的体征监护、活动监护、呼叫求助、盲区监护等。

鹤壁市全力打造“1+7+N+M”智慧养老模式,即1个市级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7个县区养老服务监管平台、N个机构和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应用平台和M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智能应用网点,涵盖政府监管、运营管理、服务管理、支付结算和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了鹤壁市养老数据信息化、养老业务网络化、养老服务便民化、决策分析科学化和养老监管智能化。

目前,鹤壁市已经建成智慧养老应用试点机构17个,智慧养老平台入网社会老人24.1万余人,录入高龄津贴老人信息3.1万余条,实现市、县、街、居四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覆盖和对养老机构24小时监管,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也实现了“掌上办”,今年年初以来累计发放高龄津贴资金1307万元,惠及2.9万名高龄老人。

心欢!康养结合保障晚年生活有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也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鹤壁市不少社区养老机构及时回应老人关切、顺应老人需求,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引进康养设备、提供康养照护,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真是想不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好的养老服务。”在浚县浚州街道金城路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正在用远红外线频谱足疗桶做艾灸的李金岭老人说,他腿脚不好,自从来这里做艾灸后,不适症状已有所缓解。低廉的收费,也是吸引他和其他老人经常过来的原因,即便每天都来,一个月收费也才10元。

这家日间照料中心由浚县宏寿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设有康复训练室、图书阅览室、姜疗室、棋牌室、餐厅等。该公司主管张素巧介绍,老人可以在这里免费玩棋牌、健身、阅读,可以在这里点餐就餐,还可以享受到远低于市场价的艾灸、姜疗等理疗服务。给老人们做理疗的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

目前,鹤壁市不少养老服务机构,都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开展了康养服务。6月6日上午,笔者来到淇滨区黎阳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时,工作人员张艳正带着老人在门前的小花园里做保健操。

黎阳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于2021年5月落成。该中心负责人李玲说,不少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疾病,都有康养服务需求。为更好地服务老年人,他们引进了水疗按摩床、红外光灸疗机、极超短波治疗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全身音波垂直律动康复训练系统等价值100多万元的医疗康复器械,由专业的理疗师免费为入住老人做康复理疗。

今年77岁的张爱枝老人于该中心运营初期就和老伴住了进来。“老伴身体不好,孩子又不在身边,我自己照顾老伴很吃力。这里24小时有人看护,工作人员随叫随到,康复器材比较多,康养服务也非常专业。”张爱枝说。

健康长寿是广大老年人和家属的共同期盼。将“健康”融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中,目的是实现健康老龄化,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病率,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市民政局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了“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出台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28个制度性文件,形成了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对康养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

心安!医养结合构筑无忧养老“安全网”

除了康养结合的服务外,也有一些有医疗需求的老人,希望享受到医养结合的照料。为满足这些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市民政局相继出台《关于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鼓励并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

专业的医疗团队、齐全的设施设备、规范的诊疗流程……位于市老年公寓的鹤壁禧仁护理院,设置有内科、康复科、老年医学科、安宁疗护室、中医治疗室、抢救室、药房等科室,能够充分满足入住老人的医疗需求。2021年,鹤壁禧仁护理院被确定为河南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河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还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列入第二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名单。

鹤壁禧仁护理院院长赵晓介绍,他们在为市老年公寓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外,还和淇滨区的天山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江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5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医疗合作服务协议,可以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专业的医养服务。此外,他们还开展了“护士到家”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及特殊人群提供压疮综合评估及治疗、留置或更换胃管、留置或更换尿管、静脉采血、换药、灌肠、更换引流管等上门医疗护理服务。

“老伴患有脑梗后遗症,吞咽能力不好。入住这里后得到了专业周到的医养照护,从未插过胃管。”在鹤壁禧仁护理院入住的代兰芬老人说,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是患病老年人的福音,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有健康保障。

对此,在山城区仁和养老服务中心入住7年多的易桂枝老人也有同样的感触。“老伴因小脑萎缩成了植物人,需要精心照护。这里的医护人员全天在岗,有事一摁呼叫器,他们立即就到。”易桂枝说,这样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仅造福了身患疾病的老年人,让他们更有安全感,也为很多家庭减轻了照护负担。

山城区仁和养老服务中心就建在鹤壁仁和中西医结合医院院内。副院长夏艳丽介绍,这里共有200张床位,其中120张是医疗床位。为更好地整合医疗资源服务入住老人,这里设有现代化的老年病科,人员、设备等配备齐全,做到了让患病老年人“小病不下床、大病不出院”。

截至目前,鹤壁市已建立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6家。山城区被确定为河南省10个“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推广应用县区之一。

心悦!孝善乡风吹出农村养老“幸福圈”

农村养老服务事关农村老人福祉和家庭幸福。在城市养老服务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鹤壁市一些农村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已开始推行“孝善立村”理念,将做好养老服务作为擦亮农村老年人幸福养老底色的一项重要抓手,让农村老人得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走进淇县高村镇万古村,浓厚的尊老爱老氛围迎面而来。村口处,“德耀高村、孝润万古”8个字很是醒目,沿街道路民房的外墙上,不时能看到各类孝道文化宣传标语。该村党支部书记杨继华介绍,这是他们专门打造的孝善大街。

“百善孝为先。我们将弘扬孝道文化作为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的切入口,树立了‘孝善立村’的理念。”杨继华介绍,村里还打造了日间照料中心,设立了针对老人收费低廉、营养均衡的孝善大食堂,并于每月的19日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过集体生日。接下来,村里还计划建设孝善广场,已经选好地址,正在规划设计中。

鹤壁市其他县区也在推行孝善文化。“去年中秋节,我们在全村的中秋家宴上,提出了尊老爱老的号召。”鹤山区鹤壁集镇西马驹河村村委委员蒋志敏介绍,今年元旦,该村建成了夕阳红大食堂,村里百余位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中午只需1元钱就能在这里吃饱吃好。村“两委”干部还经常来这儿为老人讲解健康及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听听老人对村子发展的意见建议。近期,他们还将开展为老人义务理发的活动。

养老服务关系每个人、每个家庭。为夯实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基石,鹤壁市将《鹤壁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纳入2024年立法工作事项,该条例草案中对“每年的重阳节当月为本市敬老宣传月”“社区75周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与公益性岗位100∶1配备”等内容写入规定,旨在形成具有鹤壁特色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制度供给,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鹤壁市关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及职责分工的通知》,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制度、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实施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工程、详细列出22项服务清单,对“为符合条件的参保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公共交通、旅游等优惠待遇,为经认定生活不能自理的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护理补贴”等22项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老年人服务保障;在积极培育禧仁、爱心、仁和等具有创新活力的本土养老服务品牌的同时,鹤壁市还成立了市健康养老产业工作专班,拓展融资渠道,强化项目储备,谋划制定健康养老产业链图谱和重点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引进融智联、分音塔等康养企业,进一步壮大鹤壁市养老产业力量。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今后,我们将持续坚守为民初心,围绕老年人的需求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公办养老机构和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鹤壁特色养老服务体系,让时代发展红利惠及更多老年群体,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享晚年。”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新表示。(鹤壁市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肖莉萍 陈海寅)

(责编:辛静、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河南科技小院聚智助力乡村振兴
  • 中原沃野焕“新机”
  • 河南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