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天气干燥,如何筑牢森林“防火墙”

周朝晖
2025年02月18日08:14 | 来源:河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天气干燥,如何筑牢森林“防火墙”

  一只未熄灭的烟头,一堆未扑灭的篝火,一根未燃尽的烟花,都可能成为燎原之火,让青山化为焦土,对生态造成破坏。冬春季是火灾高发期,森林防火须引起高度重视。

  持续升温、降水偏少,根据《2025年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我省西部和南部森林火灾风险较高。

  对森林火灾发生和蔓延有明显影响的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降水量、风速等,但数据表明,我国97%的森林火灾都由人为因素导致。1月11日,广东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某村村民通过焚烧的方式快速清理自家山场,引发山火,造成90多亩山林被毁,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河南林农交错普遍,林缘人口密度大,火源防控点多、线长、面广,游人用火、农林生产用火等火源管理难度大,同样易引发森林火灾且火势易蔓延。

  无论从事故中吸取教训,还是研判我省林火防范情况,减少人祸,是有效防范森林火灾的当务之急。

  防火是最好的灭火。减少不当用火引起的人祸,要运用科技赋能联合防控,擦亮森林防火“千里眼”。地方政府应优化火灾应急处置管理,围绕火场侦察、火场通信、力量运用、现场处置等关键环节,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成集卫星遥感、高山瞭望、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和地面巡护的“空天地”林火预警监测系统,提高火情感知预警能力;统筹森防指成员单位,建立联合预警预防、联合执勤、联合执法管控等机制,定期分析重点地区气象、火险趋势,及时发布高火险预警。

  落实森防原则,要安全处置森林火情。森林灭火坚持“打早、打小、打了”基本原则,按照“三先四不打”指导原则,火情不明先侦察、气象不利先等待、地形不利先规避;未经训练的非专业人员不打火、高温大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不打火、可视度差的夜间等不利时段不打火、悬崖陡坡深沟窄谷等不利地形不打火。科学高效处置森林火情,坚决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底线。

  法治与科普并重,掐灭林区“人为火”。行业监管部门应及时总结公布“人为火”诱发的森林火灾的典型案例,增强依法治林威慑力。加大森林防火科普宣传,开展防火宣传进林区、进景区、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增强民众森林防火意识,自觉遵守林区火种管理规定,不在林区吸烟、野炊、烧荒、祭祀用火。加强宣传森林火灾紧急避险逃生知识,提高民众防火避灾意识,谨防次生灾害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系河南省应急管理技术中心(河南省防灾减灾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责编:霍亚平、黄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跟记者体验一场麦田里的国家非遗
  • 新春走基层|板车剧团:送戏下乡60年
  • 记者探访南水北调水源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