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鹤壁: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2025年07月16日16:04 |
小字号

“这新铺的柏油路多平整,小花园花草多精神!晚上和老邻居在广场聊聊天、健健身,日子真舒坦!”近日,家住鹤壁市淇滨区石油公司家属院的李大爷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笑容满面。

鹤壁市淇滨区泰山路街道广场社区党支部书记侯利娜介绍,建成于1999年的石油公司家属院,曾因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成为居民的“心头堵”。为彻底解决问题,如今,社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小区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升级,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显著提升。

“改造启动前,社区把‘话筒’交给居民,通过问卷、居民议事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涵盖楼道文化、墙体粉刷、充电桩、大门规划等意见建议23条。”侯利娜说,专业设计团队据此制定了兼具实用、美观与科学性的改造方案。施工中,社区采取分区域、分阶段作业,最大限度减少扰民,并严把材料与工艺关,确保质量过硬。

如今走进小区,变化触目可及:斑驳墙面披上“新衣”,坑洼路面变为平整沥青路面,新路灯和监控探头点亮了夜晚、提升了安全水平。更让居民惊喜的是,昔日杂草丛生的空地,华丽转身为休闲广场。“以前老人晚上不敢出门,现在遛弯儿踏实多了!”带孙子玩耍的魏大妈感慨,“孩子们嬉笑,我们拉家常,这才是家的样子。”环境的改善意外拉近了邻里距离,“关门各过各的”变成了互帮互助的友好睦邻,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侯利娜说,老旧小区改造不止于硬件“修修补补”,更注重留住“老记忆”。社区深挖小区石油基因,铁人王进喜画像成为最醒目的地标——画面中他头戴铝盔、手握刹把(石油钻机操作装置),目光坚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言仿佛在耳畔回响。这些画像不仅致敬石油先辈的奋斗精神,更激励着新一代居民传承这份宝贵财富。

从“忧居”到“优居”,从“疏离”到“凝聚”,石油公司家属院的华丽蝶变,是广场社区以“小改造”撬动“大民生”的生动实践。“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终点,而是社区治理的新起点。”侯利娜表示,下一步社区将引导居民成立自治队伍,让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扎根,让幸福在细水长流中持续升温。(来源:鹤壁市委宣传部 作者:肖莉萍 李明英)

(责编:辛静、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博物馆铜镜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