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单体22.89万个!河南摸清旅游资源“家底”

人民网郑州7月23日电 (记者肖懿木)开展旅游资源普查,是摸清资源“家底”,为文旅产业发展绘制“底图”的基础性工作。7月22日,记者从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展示暨信息管理系统开放运行会议上获悉,河南共发现旅游资源单体228862个,其中新发现旅游资源单体42738个,占比达18.67%。
本次普查历时两年,综合运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普查的准确性和效率。普查结果显示,全省人文类旅游资源单体187171个,占比81.78%,充分彰显了河南作为文化大省的深厚底蕴。同时,黄河、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一河三山”地区集中了全省81.88%以上的优质资源,是河南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
“这场覆盖16.7万平方公里的资源普查,不仅用数字高程模型为中原大地建立三维档案,更以创新性的‘资源富集区’理论重构了文旅产业空间布局认知体系。”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李延庆说。
李延庆表示,通过普查,进一步明确了河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在资源转化方面,河南将聚焦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重点领域,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在空间布局方面,将以“一河三山”地区为重点,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在产品打造方面,将围绕游客需求,开发一批具有河南特色、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在此次普查过程中,为解决传统普查方式下数据庞杂分散、存储不规范、利用困难等问题,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发建设了旅游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智慧核心”,集中管理22万余个旅游资源单体,详细记录各资源28项信息及影像,赋予唯一“身份证”代码,建成河南旅游资源数字化“档案库”和“全景图谱”。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向杰介绍,作为全省旅游资源的“数据总入口、管理总枢纽、成果总展馆”,该系统深度融合GIS技术,构建资源管控“一张图”,全景动态监测资源分布与普查进度,为管理部门科学配置资源、规划产业布局、策划重大项目提供精准直观的决策支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