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旗:“三招”给流动党员安家

近年来,河南省社旗县社会工作部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服务难保障”实际,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出“走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走到哪里学习就延伸到哪里、走到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让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有序、有学、有为”的管理模式,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始终“在线”。
第一招,突出念活“六字经”,无论新就业群体走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为让零星分布在各企业、网点的新就业群体党员“归队”,社旗县委社会工作部一是念活“精准”经。组织县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信息为基础,按属地、辖区、业务主管原则分解排查任务,通过“一比、一访、一核对”,对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排查筛查,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念活“灵活”经。坚持“边摸排、边巩固、边提升”,分类推进党组织组建,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两企三新”组织单独建立党支部;对党员不足3名的商会,通过派驻帮建建立功能型党组织;依照行业类目建立县货运行业流动党员党支部;今年以来,全县新兴领域已建党组织43个。三是念活“实效”经。压实行业主管部门与属地责任,对新注册非公企业及时摸排;选派、替换2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推进党的工作覆盖;按“党建带群建”要求,推动已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健全群团组织,新增群团组织26个。
第二招,瞄准“上与下”,不管新就业群体走到哪里,学习就延伸到哪里。该部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要求,在线上,依托“社工e家”平台开设“流动党员微课堂”,每周定期推送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政策等内容,实现流动党员全覆盖。在线下,每月组织集中学习和社区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第三招,建立“两驿站”,任凭新就业群体走到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今年以来,社旗县委社会工作部指导福兴社区、河南街社区等设立20余个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爱心驿站”“暖‘新’驿站”,提供饮水充电、政策咨询、歇脚休憩等多项基础服务;优化流动党员报到机制,通过“一报二审N服务”(填报一张申请表,审党员档案、审工作信息,提供党员活动日、听讲党课、茶水充电等服务),织密党群服务阵地网络。目前,各驿站已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862人次。
今年36岁的刘思奇师傅拥有近9年党龄,2022年从外地返乡创业,闲暇时兼职网约代驾司机,他告诉笔者说:“以前在单位上班,有团队有组织。现在,天天在外面跑,多数时间一个人,对县城街道很熟,可怎么找到党组织、正常过党的生活,让我犯了难。后因县社工部使出的‘三招’,我才找到一个新家。”
社旗县社会工作部通过建组织、设课堂、立驿站等有效举措,确保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有序、有学、有为,在生活奔波中真正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来源:河南省社旗县委宣传部 作者:赵兰奇 刘青山 祁义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