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2.6万余户家庭喜领“红本本”的民生答卷

2025年07月25日16:16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你看,这证书攥在手里多踏实!”7月23日傍晚,鹤壁市淇滨区豫鹤华城小区业主李先生举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在小区广场上向邻里展示,眼角的皱纹里漾着笑意。这个困扰他多年的心病,终于在鹤壁市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工作中得到解决。如今,在鹤壁,像李先生这样拿到不动产权证书的群众已达26663户,一张张笑脸背后是一份写满民生温度的硬核答卷。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解决群众的“心头盼”,今年4月份以来,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力抓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扛稳政治责任,聚焦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紧盯“办证”一个目标,通过建立研判会商机制、全面排查问题线索、追根溯源精准施策、控新治旧等举措,打好产权办理“主动战”。

拧成一股绳 下活一盘棋

小小一本证,牵动万家心。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和谐发展。

自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工作开展以来,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问题研判专题会,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要求各部门、各县区提高政治站位、扛稳政治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整治整改,清理化解问题。鹤壁市纪委监委两次听取工作汇报并提出要求,分管副市长组织召开鹤壁市整治动员部署会,并带队赴各县区项目现场调研督导,全程指导化解工作。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牵头单位,加强与市财政、住建、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共同推进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安排部署辖区化解工作,专题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具体措施。鹤壁市上下拧成一股绳,下活一盘棋,营造出轰轰烈烈的化解氛围,化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化解66个项目,26663户家庭圆了“办证梦”。鹤壁市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受到省深化整治不动产“登记难”工作专班的认可,7月11日省工作专班以简报专期刊发。

机制破局部门联动 打通堵点痛点

不动产长期无法“上户口”,难在哪儿?

“难在成因复杂、涉及部门多——一个小区办证,可能要过多个‘关口’。”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友才表示,“鹤壁市的破题之道是用机制创新打破‘部门壁垒’,织密协同攻坚‘一张网’。”

建立专班定期研判制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统筹协调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建立专班定期研判机制,每两周召开一次研判会,每次集中研判解决3至5个问题项目,通报上次研判项目进展情况,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做到研究有落实、推进有进展,确保问题彻底化解。

建立“双交办”制度,化解处置问题实行“双交办”制度,结合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类型,市不动产“登记难”工作专班向属地县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同时交办,先后6批次发送交办函34份,督促相关单位对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责任清单,确保每个问题项目及时处置化解。

建立“组组会商”机制。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驻局纪检监察组建立“组组”会商机制,每周针对涉及的问题楼盘开展会商研判,研究存在问题及工作思路和具体路径,压实责任要求,合力打通工作难点堵点,推动化解工作走深走实。

推行县级领导包案制度。把分包问题楼盘与当前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结合起来,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班子成员带头发挥模范作用,每人分包10至12个问题楼盘,制定分包台账,明确化解时限,驻局纪检监察组定期督导,促进化解工作顺利推进。

“以前跑部门得磨嘴皮,现在专班牵头‘打包办’,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负责光明小区项目的负责人感慨,该小区因欠缴税费问题卡了5年,通过专班协调建立“证缴分离”机制,居民先办证、企业后续补缴,“既解了群众的急,也给了企业缓冲空间”。

精准摸排群众 无过错即办证

“大姐,你家办证现在卡在哪个环节了?”7月23日上午,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张慧慧在市民王女士家中详细了解其不动产权证书办理情况,并不时在表格中记录相关信息。

鹤壁市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面摸清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类型,建立问题台账,全力打好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攻坚战”。

摸清“病灶”,开展拉网式排查。聚焦2025年3月底前国有土地上已建成销售的住宅项目,横向与住建、税务、信访、行政审批等部门联动,筛查建设项目审批、税费缴纳、群众信访等方面的问题线索,与市长热线对接,收集群众反映的信息,确保排查全覆盖;纵向组织各县区进行全面摸排,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网格员作用,入户核查,确保排查无死角无遗漏。

设立专窗,开通绿色通道。为确保排查无遗漏,在鹤壁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设立问题化解专窗,指定专人接待群众反映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详细记录群众诉求,同时张贴问题化解小程序图片方便群众填报。开通绿色通道,为化解项目及时办理不动产登记,做到随到随办、即时办结。

线上公布反映渠道。在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公众号公布问题反映电话和邮箱,同时通过移动、电信、联通等三大运营商发送短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鹤壁市范围内不动产登记领域突出问题线索,并及时受理群众诉求。目前,线上共收到群众反映问题项目39个,已全部纳入化解台账。

分类施策 靶向破解历史遗留顽疾

按照“人民至上、尊重历史、分类处置、守住底线”的工作原则,对列入化解处置台账的项目,市不动产“登记难”工作专班成员单位树立“有解思维”,深入研判分析,找准症结、分类施策。

精准施策,个性化解决涉法涉诉问题。针对一些涉法涉诉的特殊问题,制订个性化解决方案,高效服务,保障购房人合法权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配合购房群众与法院对接,由购房群众向查封法院提出执行异议,并安排专人专窗、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延时服务,依据查封机关意见解除房产查封,随后立即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化解了湘兰名苑小区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问题。

追根溯源,破解办证“梗阻”。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家属院14号楼涉及多部门机构改革、人员变动,以及房改政策执行、国有资产归属、缴税计征标准等问题,涉及部门多、化解难度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追根溯源、找准症结,分别协调卫健、税务、财政、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单位逐一沟通问题解决办法,先后3次召开专题研判会,最终圆满解决了困扰购房群众近30年的历史遗留问题。

政府垫资鉴定,化解竣工备案问题。针对无法通过竣工验收的项目,浚县人民政府集体研究制订化解方案,由住建部门组织第三方先行开展质量和消防鉴定工作,凭合格鉴定报告直接办理竣工备案,鉴定费用由县财政垫付后再向开发企业追缴。3月31日,浚县云溪豪庭、黎阳家园、紫薇园、桂花园、豫港小区、春天里等6个小区47栋1670套房屋全部完成鉴定备案。

长效治理 从根源上杜绝问题发生

建立预售许可联审联批制度。从源头把控土地抵押,开发企业拿地后抵押土地的,土地解押前不准预售、不得办理预售许可手续,开始预售的停止办理土地抵押登记。

深化“府院联动”机制。积极与法院对接,本着购房群众无过错的原则,提出查封异议予以解封后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以行政手段和司法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既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也降低抵押权人的风险,顺利解决了龙府盛帝南区、清华园、浚州名郡、宏基银杏园等项目问题。

规范交房流程。严格执行“先验收后交房”规定,预防因竣工备案迟迟办不了导致的办证难问题。对于不验收即入住的项目,工作专班及时交由住建部门处置。

优化登记服务。对新建楼盘实施“家门口办证”“带押过户”“竣工即交证”“交房即交证”等措施,从源头减少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在购房合同网签备案时同步缴纳相关税费,开具不动产销售发票。

从“办证难”到“办证易”,从“遗留问题”到“源头清零”,鹤壁借助26663本不动产权证书,书写着人民至上的答卷。在淇水之畔,更多群众的安居梦,正随着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步步照进现实。(来源:鹤壁市委宣传部 作者:肖莉萍 邓万行)

(责编:霍亚平、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博物馆铜镜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