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鄭州1月25日電(霍亞平)在大家團聚過年,守著電視看春晚時,一定會被春晚鄭州分會場騰空而起的巨大“人牆”所驚艷:每個演員都擂著豐收鼓,在炎黃二帝注視下,向全球華人送去祝福,還有12隻巨大的仙鶴徐徐飛過,帶來驚喜與吉祥。
那麼,你知道這種藝術形式背后的秘密與故事嗎?1月24日除夕晚,記者採訪到有著“威亞教父”稱號的央視春晚鄭州分會場威亞總設計徐龍濤,請他為大家揭秘春晚演出中的威亞藝術。
春晚鄭州分會場高空亮點
當200名演員組成的一面巨大的人牆緩緩升空時,春晚鄭州分會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都會忍不住發出驚嘆甚至尖叫聲。
“縱橫各有五名演員組成25人一組的人牆,一共8組共200人打著鼓呈現在半空中,在聲光電的炫酷中,誰能想到這就是威亞藝術的魅力?”徐龍濤說,春晚鄭州分會場的巨型威亞,是由北京龍影威亞擔綱的。本次的威亞總吊重為50噸,威亞塔架高度為50米,鋼絲主龍高度為50米,威亞鋼絲用量總長度為20萬米,相當於鄭州到安陽的距離。
據徐龍濤介紹,此次春晚鄭州分會場威亞的表演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舞台后方為吊挂網幕區,通過網幕的通透性,結合背景的炎黃二帝像及舞台上黃河的表演造型,來營造出巨大的縱深,恢宏的氣勢。第二部分為舞台前端的可遙控LED發光的12隻仙鶴道具,翼展達6米的仙鶴在會場上空展翅翱翔,給觀眾帶來了喜慶與祥和。第三部分為零點倒計時時,會有200名鼓手騰空而起,在空中敲響歡慶的鑼鼓配合著倒計時,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與幸福安康。
“威亞教父”從河南走向世界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這次讓全世界為春晚鄭州分會場興奮尖叫的“威亞教父”徐龍濤,與河南有著極深的淵源。今年50歲的徐龍濤,曾經是河南豫劇界的一枝新秀,在藝術生涯中得到恩師修正宇的悉心指點。
后來,他被新加坡國家電視台選中成為武打演員的過程中,把國外影視劇拍攝中常用的wire技術,引入中國,並給wire取了個中文名稱——威亞。如今,威亞已經成為一個全新的特種行業,主要是指高空特技表演,並且已經是大型舞台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不到十年時間裡,從國外到國內,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遠揚,從二維空間到3D時代,徐龍濤始終作為威亞行業的創始人和領頭羊,引領著中國威亞不斷創新,不斷提升。他所創辦的龍影威亞文化公司則成為國內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威亞龍頭機構。
龍影威亞成立至今,已經執行了200余場大型文藝演出、體育盛會及各種舞台和實景演出,經歷過2005年澳門東亞運動會、2006年河南中博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濟南全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1年深圳大運會、2012年廣州亞運會等。201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慶,閱兵之后盛大的花車游行活動中,4輛國慶游行花車就是徐龍濤帶領他的龍影威亞團隊設計制作的,“浴血奮戰”花車游行到哪裡,都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威亞演出展現技術魅力
“威亞演出中的鋼索與鋼絲都是全新的,每一場演出結束后都隻能當作廢舊鋼材處理掉,從來不會重復使用。”徐龍濤說,這樣做雖然成本很高,但出於安全考慮,也隻能堅持這個准則。
“之所以威亞在中國能成為一個全新的行業,完全得益於中國社會全面的發展與進步,國家強大了,時代的朝氣蓬勃與日新月異要從各個方面展示給世人,由此催生了威亞行業的興起與發展。”談到威亞行業的現狀與未來,徐龍濤無比感慨地說,隨著科技的迅速進步,演出中聲光電的協作已經達到了技術的新高峰,讓舞台立體化,讓演員和燈光立體化,讓和平鴿與仙鶴等在廣域視野中翩翩起舞,可以更好地體現現代文化藝術的精湛與精彩。
的確,在2020年春晚鄭州分會場的演出中,作為鴻篇巨制的200人的人牆,更是氣勢恢宏地展現了威亞的技術魅力。
徐龍濤說,他的理想是將聲光電甚至魔術融入威亞,做一台可以常年表演的獨立晚會。理想中的演出,無論動靜,都要震撼心靈,動可以驚心動魄,靜可以令人淚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