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陽:母親河畔唱起幸福歌

【查看原圖】

范縣濮城鎮毛營小龍蝦養殖基地迎來豐收時刻,70余戶貧困戶從該基地獲得穩定分紅。 僧少琴 攝

走進位於河南濮陽范縣張庄鄉前房村的黨員創業示范園,佔地100余畝的魚塘在陽光下波光粼粼,塘裡的魚兒活蹦亂跳。看到自動投食機開始投食,魚兒蜂擁過來搶食。

示范園的負責人、村黨支部書記房愛銀介紹,這個地方原來是黃河背河窪地,3年前該村抓住縣裡發展水產養殖扶貧產業的機遇,建起了這個流水養魚項目,塘裡的水就來自附近的黃河。

示范園內還有肉鵝養殖基地、果蔬種植基地等,形成了一個循環生態高效的農業生產鏈條,畝均收益超過5000元,不僅帶動全村42戶貧困戶脫貧致富,該村集體經濟也由原來的零變為年收入50余萬元。

看到眼前生機勃勃的一幕,你可能想不到,幾年前的前房村還是一個窮得叮當響的黃河灘區村。2016年秋季,作為河南省首批建成投用的黃河灘區遷建安置區,張庄鄉千安社區迎來了包括前房村在內的5個村1094戶灘區居民入住。

實現整體搬遷的前房村,將老村的土地全部復耕,變成了現在的黨員創業示范園。一邊是群眾住上了水、電、氣、暖俱全的樓房,一邊是土地合理利用,由原來的“爛泥窪”變成了致富的“聚寶盆”。

前房村發生的巨大變化,只是濮陽市眾多黃河灘區村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僅2019年,該市又有9635戶群眾喜遷新居。

如果說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作,是國家為永絕黃河水患、有效推進灘區扶貧攻堅、讓灘區群眾共享發展改革成果的重大戰略部署,那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更是給濮陽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黃河在濮陽市境內全長167.5公裡,流域面積2142平方公裡、佔全市總面積的51%,包括范縣、台前縣全境和濮陽縣近80%的國土面積,加上引黃調蓄、引黃灌溉,黃河流域覆蓋了該市全部區域。

自去年9月份以來,濮陽市委、市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以及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啟動編制全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等﹔確定挖掘黃河文化、加強黃河灘區和滯洪區綜合治理等18個調研課題﹔向河南省政府提出《黃河中下游泥沙綜合利用》等6項建議並獲得認可﹔謀劃包裝了462個與之有關的重大項目。

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濮陽將生態保護挺在前,堅持“生態立市”戰略,通過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抓好沿黃生態廊道建設。與此同時,依托黃河沿岸文化資源和生態景觀,打造黃河特色旅游觀光產業,規劃建設沿黃民俗村、農家樂,推出黃河魚、小龍蝦、生態大米、蓮藕等特色產品,加快建設“黃河中藥谷”,通過發展生態產業鼓起黃河沿岸群眾的腰包。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們要通過抓好生態保護這一優先任務、打贏污染防治這一硬仗、守住黃河安瀾這一底線、用好黃河水這一資源、扭住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關鍵、塑造黃河文化這一品牌,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談起未來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濮陽市委書記宋殿宇信心滿滿。(張毅力)

【1】【2】【3】【4】【5】【6】【7】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2020年05月22日11:26
分享到:
(責編:常力元、楊曉娜)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