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湖茶島 劉勝杰 攝
江南北國、北國江南。河南信陽地處全國南北分界,是知名革命老區,有“紅色信陽”之美譽。為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今年5月18日,河南省委專題研究部署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提出傳承紅色基因,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深挖信陽潛力優勢,依托豐富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讓“綠”更綠、“紅”更紅……
紅綠相映,文化旅游業是關鍵載體。今年5月,作為全域旅游示范區,信陽市新縣、浉河區和新縣大別山文化旅游區,被全省通報表彰。河南省文化旅游強省意見明確提出:建設主題鮮明的大別山自然生態和紅色旅游景區,依托大別山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資源,做強紅色研學、茶食品鑒等產品,建設全國知名的紅色生態旅游目的地。
牢記囑托,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要求,信陽文化旅游守正創新,謀定后動。以疫情防控常態化為背景,做好基礎建設和策劃營銷,全力以赴逆勢揚帆發展。
新縣“走心”“暖”舉動牽動“熱”市場
8月14日,湖北武漢東湖綠道湖光序曲廣場上民歌、大鼓輪番上演。很多人沒想到,這場旅游推廣主角,竟是僅有36.8萬人的信陽新縣。他們能打動武漢市民嗎?
“山水相依偎、鄂豫一家親”,溫暖的口號,引發武漢市民強烈好感。“挺進大別山、健康游新縣”,這一有趣說法,更博得網友好感。值得注意的是,“武漢發布”官方平台也特意刊文,給與積極支持。
縣級旅游推介,為啥能得武漢全城青睞?原來,新縣送來的不僅有邀請函,還有附贈10萬張、價值千萬元的全域免費游電子門票。同時,多個旅游優惠政策當場公布,讓英雄城市武漢滿心柔情。
新縣是“紅色首府、將軍故裡、詩畫江南”,雖然遭受疫情沖擊,上半年仍接待游客326.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8.3億元,市場已恢復同期水平的80%。今年5月18日的河南文旅大會,新縣被特別進行表彰。他們如何做到的?
對內,新縣深入強化政策支持。為提振市場信心,新縣2月初就出台意見,兌現支持文化旅游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500萬元資金,穩定全縣文化旅游市場,獎補優先復工復產的涉旅企業。
對外,重視節會和宣傳帶動。今年,新縣舉辦了“老家河南”美好春游季、大別山(新縣)全域旅游文化節等系列主題活動。
新縣還創新“線上營銷”模式,陸續發布對全國醫護工作者、戰疫英雄、社區志願者的全域免票政策,同時開通“雲游新縣”平台,組織開展雲上賞櫻系列活動,實施“星途計劃”,舉辦“社前茶”直播採摘等,提升了茶旅融合游等新縣特色文旅產業發展。
“到老區感悟紅色歷史、放飛綠色心情、體驗古色鄉村,打造全國知名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體育旅游目的地和紅色教育旅游目的地,我們永不止步。”新縣政協副主席、文化廣電和旅游體育局局長吳克君說。
山青水美“老”資源萌發“新”活力
到信陽旅游,很多人們先想到雞公山。它是全國首個公共租界,以“萬國建筑博物館”聞名,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以佛光、雲海、霧凇、霞光等八大風景聞名全國,被譽為“青分豫楚、襟扼三江”。
打造國際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是信陽今年旅游重點工作之一。作為三大規劃板塊之一雞公山——靈山板塊,涵蓋雞公山周邊山地森林、羅山縣南部山區,及董寨鳥類自然保護區、義陽三關、何家沖等資源。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核心,被重新定義為引領大別山北麓山地度假帶的龍頭。“老”旅游資源萌發出“新”發展活力。
此外,信陽還有多處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濕地公園4處等,約10萬人從事鄉村旅游點和“農家樂”經營活動,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3.8萬人就業,人均年收入2萬元,佔總收入60%以上。結合全市44個旅游景點,14個國家4A級景區、30個3A級景區和8個紅色旅游景區等,信陽以全域旅游為引領,不斷放大生態優勢培育旅游業。
以雞公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標志,信陽形成了市中心城區和環城周邊地區、大別山北麓山地度假帶和淮河沿岸鄉村旅游帶的“一核兩帶”旅游產業格局。此外,南灣湖風景區也立足資源稟賦,投入2000多萬元,邀請國內外知名規劃設計機構,高標准編制了一批修建性詳細規劃,循序漸進推進創建5A級景區,為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2016-2018年,全市累計接待游客1.04億人次,年均增長19.28%,全市文化旅游產業不斷向好。
“下一步,信陽將加快縣區間連接和通景道路建設,以大別山旅游扶貧高速公路為契機,在大別山北麓形成快進慢游的旅游交通體系,實現機制共建、資源共享、品牌共創、產品共推、市場共治、合作共贏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信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方忠貴表示。
內外兼修 “硬設施”加“軟宣傳”相得益彰
八月之末,泛舟南灣。行船品茗,環湖皆山,隻見人流如織,攜游盡歡。旅游熱度不減,奧秘何在?答案是“種下梧桐樹,呼喚鳳凰來。”
梧桐是基礎建設,咋呼喚鳳凰“游客”來?信陽市重視互聯網思維下的旅游營銷作用,打造一批又一批“網紅打卡地”。吸引游客暢游信陽。
2019年文旅大會期間,試點之一的南灣湖,嘗試重金打造“天空之鏡”網紅景點。今年,景區成為文旅達人培訓創作基地,文旅創作者網上發力不斷掀起宣傳高潮。2019年景區游客接待量26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5億元。今年恢復開放至今,已接待游客近22萬人次,8月份游客量恢復到去年同期75%,成績耀眼。
單個景區成績亮眼,全域旅游能否照樣“玩轉”?嚴格遵守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信陽市深入探索“互聯網+”旅游宣傳營銷創新。(時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