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公布 74種新藥進醫保
一款近70萬元一針的罕見病藥 砍價幅度幾乎“砍到了腳踝”
最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出爐”,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2860種,將於2022年1月1日執行。國家醫療保障局3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本次調整后,74種新藥進入目錄,包括談判調入的67種獨家藥品和直接調入的7種非獨家藥品,其中談判成功的獨家藥品平均降價61.71%。
記者了解到,117種藥品被納入此次醫保藥品目錄談判范圍,從談判結果看,94種藥品談判成功,成功率為80.34%。另有11種臨床價值不高、可替代性強及近幾年在國家招採平台採購量較小的原目錄內藥品被調出。
根據醫保談判結果披露,其中一款近70萬元一針的罕見病藥有望降價到3.3萬元以下。對120萬元一針的抗癌藥為何沒納入醫保,官方也進行了解讀。
74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含7種罕見病用藥
據悉,此次調整的新納入藥品共涉及21個臨床組別,補充腫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見病、婦女兒童等用藥需求,患者受益面廣泛。例如用於治療淋巴瘤的奧妥珠單抗注射液、阿爾茲海默症用藥甘露特鈉膠囊、糖尿病用藥司美格魯肽注射液等。
本次調整實現部分目錄內藥品再次降價,為性價比更高的藥品騰出基金空間,成功實現藥品保障升級換代。同時,在保証基金安全的前提下,部分藥品的支付限定被取消,擴大受益人群,大幅提升藥品可及性和用藥公平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調整納入7種用於治療罕見病的藥物,進一步緩解患者經濟負擔。包括用於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治療多發性硬化的氨吡啶緩釋片、治療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α注射用濃溶液等。
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華波說,自國家醫療保障局成立以來,已連續4年開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累計將507個藥品新增進入全國醫保支付范圍,同時將一批“僵尸藥”等調出目錄。
這次目錄調整后,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為2860種,其中西藥1486種,中成藥1374種。目錄內中藥飲片未做調整,仍為892種。與原市場價格相比,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本次談判預計2022年可累計為患者減負超過300億元。
談判現場再現“靈魂砍價”
罕見病患者的用藥一直是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品種,從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常態化調整以來,每年都會有罕見病用藥品種通過談判的方式進入醫保目錄,累計已經達到45種。治療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的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就在今年的談判品種中,在這場談判中,雙方用了一個半小時,企業談判代表進行了8次商量。為了患兒們,談判雙方都竭盡全力。
經過這次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后,這款藥品不僅降價,更能夠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內容,將極大減輕患兒家庭的就醫負擔。
近70萬元一針的罕見病藥有望降到3.3萬以下
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是一種由於脊髓前角及延髓運動神經元變性,導致近端肢體和軀干進行性、對稱性肌無力和肌萎縮的神經變性病。據估算,我國新生兒SMA患者每年新增1200人,存量患者約3萬人。隨著病情的進展,肌無力可進一步導致骨骼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其他系統異常,其中呼吸衰竭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該病已被納入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記者透過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的現場視頻注意到,治療這個罕見病的定價近70萬元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砍價幅度幾乎“砍到了腳踝”。
根據上述視頻資料顯示,國家醫保局談判代表與企業代表,在11月11日的談判現場開展了一個半小時的“馬拉鬆式”談判。渤健第一輪就放出53680元/瓶的報價,而醫保局經過多輪談判砍價后,渤健在視頻中最后給出的價格為33000元/瓶,但仍被醫保局要求繼續降價。
記者注意到,渤健方面代表在最后一次報價后,稱“給出了一個吉利數字”,最終醫保局方面同意,藥物通過談判成功進入醫保。假如按照乙類醫保報銷70%至80%,並以最高不超過33000元/瓶的價格計算,患者個人可能為每針支付6000至9000元上下。遠低於過去一針自費近70萬元。
120萬元/針的抗癌藥為何沒進醫保目錄?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華波表示,這個藥雖然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在專家評審環節沒過。
“按照限定的支付范圍,目前國家醫保目錄內所有藥品年治療費用均未超過30萬元。”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主任、國家醫保DRG付費技術指導組組長鄭杰在發布會上也回應稱,由於120萬元的抗癌藥遠超基金承受能力和老百姓負擔水平,由於不具備經濟性未能通過評審,最終未獲得談判資格,這就是體現“保基本”原則的佐証。
此前,國家醫保局也回應稱,價格較為昂貴的藥品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僅表示經初步審核該藥品符合申報條件,獲得了進入下一個調整環節的資格。藥品最終能否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還要接受包括經濟性等方面的嚴格評審,獨家藥品還要經過價格談判。
11種藥品被調出目錄 是否會影響相關疾病治療用藥?
據了解,本次調整中,有11種藥品被調出目錄。針對這一調整是否會對相關疾病的治療用藥產生影響,發布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隆學文表示,經過專家評審,這11個藥品均為臨床價值不高且可替代,或者是近幾年在國家招採平台採購量較小的藥品。這些藥品的調出,經過了專家認真、嚴格論証,按程序確定。
隆學文表示,在評審過程中,專家們將藥品的可替代性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被調出的藥品在現有的目錄內,均有療效相當或者更好的藥物可供替代。同時,這些藥品的調出也為更多新藥、好藥納入目錄騰出了空間,因此不會對相關疾病的治療用藥帶來影響。
本版文圖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